[1] |
刘保财, 陈菁瑛, 张武君, 黄颖桢, 赵云青, 刘剑超, 危智诚. 多花黄精种子微根茎基因表达特征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39(8): 220-233. |
[2] |
杜佳慧, 徐伟芳, 杨晓冬, 谭松, 尹登科, 刘园旭. 多花黄精产吲哚乙酸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12): 223-232. |
[3] |
宗梅, 韩硕, 郭宁, 段蒙蒙, 刘凡, 王桂香. 利用真空渗透和CRISPR/Cas9系统获得非转基因菜薹突变体[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10): 159-163. |
[4] |
王小河, 辜夕容, 李杰, 崔瑶. 榧树属植物的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12): 178-187. |
[5] |
戴逢斌, 刘丽萍, 李艾佳, 饶书培, 陈金焕. 多基因型黑果枸杞高效快繁体系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4): 201-207. |
[6] |
余姝侨, 官昭瑛, 陈红. 利用大肠埃希氏菌光控基因表达系统降解多菌灵农残[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2): 218-224. |
[7] |
陈锐,孙晓宇,邓媛,路鹏鹏,赵玲侠,瞿佳,沈卫荣. 多菌灵降解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降解能力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5): 187-194. |
[8] |
杨梦丽, 高茜茜, 刘苑秋, 胡冬南, 李佳俊, 张志坚, 邹贵武, 黄国贤. 晚松不同外植体腋芽诱导的初步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3): 128-135. |
[9] |
彭祥, 张德春. 高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10): 41-48. |
[10] |
冯璐, 王玉国, 温银元, 赵娟, 刘圆, 任建宏, 贺美林. 纳米碳对离体培养条件下几种植物生长及分化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 33(4): 164-168. |
[11] |
刘新星, 余响华, 刘学端. 红豆杉分布与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7): 51-57. |
[12] |
汪小飞,周志光,王玉义. 野生花卉大百合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0(9): 22-27. |
[13] |
李军, 高广春, 李白, 朱志明.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藏红花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0(7): 44-48. |
[14] |
周晓馥 吕杰 苗璐 高峰 徐洪伟.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转化[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4): 63-68. |
[15] |
高义平,董福双,王海波. 红小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3): 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