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卫星标记在穿山甲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卫星标记在穿山甲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高赛飞;于冬梅;王莹;彭建军;   

  1.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物种鉴定中心;
  • 出版日期:2010-12-26 发布日期:2010-12-26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项目(200804);; 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公共实验室基金项目(2009001)

  • Published:2010-12-26 Online:2010-12-26

摘要: 在对非法走私和捕杀穿山甲的犯罪案件研究中,所涉及的穿山甲个体数量是量刑的重要依据,然而对于一些穿山甲鳞片、肉块及其深加工产品,从形态学上却无法进行个体识别。微卫星标记已证实是一种用于动物个体识别的可靠的遗传标记。本研究从已发表的34对穿山甲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6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用于穿山甲鳞片的个体识别。结果表明:6个位点的观测值杂合度(Ho)为0.653-0.234;期望值杂合度(He)为0.926-0.861;MJA03的PIC最高(0.918),MJA13的PIC最低(0.852),平均PIC为0.884。单个座位的个体识别能力在0.826-0.956之间,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99.9999%,表明采用的6个位点适用于国内穿山甲走私案中的个体识别。

关键词: 穿山甲, 微卫星标记, 个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