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515-519. [2] 彭卫红、王勇、黄忠乾, 等. 我国银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J].食用菌基础, 2005, 12(1):51-56. [3]付立忠、吴学谦, 魏海龙, 等.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食用菌学报, 2005, 12(3):63-68. [4]陈明, 陈立国, 汪国莲. 银耳极性测定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9(2):138-141. [5]刘佳. 通江银耳乘“神八”育种是否成功需要3年验证[N].四川日报, 2011-11-22(21302). [6] 施特尔马赫(German )(钱嘉渊译). 酶的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2:10-280. [7] 陈绢, 苏开美.食用菌遗传育种与种质鉴定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 2008(5):3-7. [8] 张树强, 卫彩红, 胡建伟.鸡腿菇单孢分离与单孢杂交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 2012, 49(1):190-194. [9] 温志强, 白盛镇, 邓优锦. 不同菌龄银耳菌种的酶活力测定 [J].食药用菌, 2011, 4:25-27. [10]戴维鸿, 戴维浩.银耳不同菌龄的菌种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J]. 食药用菌, 2010, 4:28-29. [11] 贺元川, 陈仕江, 杨勇, 等.香灰菌传代对银耳栽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4):201-202. [12] 邓优锦, 王庆福, 刘福阳,等.不同香灰菌与银耳的配对研究[J].食药用菌, 2012, 20(1):25-27. [13]张汉文.浅谈提升银耳菌种稳定性及其技术线路的探讨[C].国际食(药)用菌生物科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古田)食用菌节-纪念中国食用菌协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 137-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