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通报 ›› 2021, Vol. 37 ›› Issue (1): 189-197.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0-0416
王衍莉(), 杨义明, 范书田, 赵滢, 许培磊, 路文鹏(), 李昌禹
收稿日期:
2020-04-13
出版日期:
2021-01-26
发布日期:
2021-01-15
作者简介:
王衍莉,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E-mail: 基金资助:
WANG Yan-li(), YANG Yi-ming, FAN Shu-tian, ZHAO Ying, XU Pei-lei, LU Wen-peng(), LI Chang-yu
Received:
2020-04-13
Published:
2021-01-26
Online:
2021-01-15
摘要: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俄罗斯葡萄资源及东北山葡萄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旨在为葡萄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筛选11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分析了10份东北山葡萄品种和63份俄罗斯引种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11对引物在73份葡萄资源中共检测到7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扩增3(VVIN31)-10(VVS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6.818 2个,有效等位基因(Ne)在5.280(VVS2)-1.3050(VVIN31)之间,平均值为3.519 6;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范围1.883 0(VVS2)-0.467 8(VVIN31),平均值1.373 6;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33 7(VVIN31)-0.809 8(VVS2)平均值0.644 0,其中VVIN31、VMCA12位点只具有低中度多态性;Nei’s遗传多样指数在0.809 8(VVS2)-0.233 7(VVIN31)之间,平均值0.644 4,表明各位点遗传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等位基因在群体内的分布不均匀;观测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166 7-0.931 5,平均值0.464 2,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0.815 4-0.235 3,平均值为0.648 9,不同位点杂合度差异较大,平均观测杂合度低于期望杂合度,表示种群内存在一定的近交率,杂合体缺失,纯合体较多;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118 3。基因流Nm平均值为1.864 1,种质中度遗传分化,基因流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山葡萄资源与俄罗斯野生葡萄资源亲缘关系较近,与俄罗斯选育葡萄资源亲缘关系较远;俄罗斯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山葡萄品种与俄罗斯野生葡萄资源。11对SSR引物含有丰富的多态性信息,73份葡萄资源产生了中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较丰富,俄罗斯葡萄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用于山葡萄新品种选育。
王衍莉, 杨义明, 范书田, 赵滢, 许培磊, 路文鹏, 李昌禹.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73份山葡萄及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37(1): 189-197.
WANG Yan-li, YANG Yi-ming, FAN Shu-tian, ZHAO Ying, XU Pei-lei, LU Wen-peng, LI Chang-yu.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73 Vitis amurensis and Its Hybrids Offsprings Based on SSR Molecular Markers[J].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21, 37(1): 189-197.
编号 | 名称 | 采集地 | 种质类型 | 种属 |
---|---|---|---|---|
1 | 双庆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2 | 双优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3 | 双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4 | 双丰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5 | 北国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6 | 北国蓝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7 | 北冰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欧杂种 |
8 | 左红一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9 | 左山二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10 | 哈桑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俄罗斯引种 | 山欧杂交种 |
11 | 东24-13-1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美洲种 |
12 | RS1201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3 | RS1202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4 | RS1203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5 | RS1204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6 | RS1401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7 | RS1402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杂种 |
18 | RS1403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9 | RS1404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杂种 |
20 | RS1405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美杂种 |
21 | RS1406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2 | RS1407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3 | RS1408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4 | RS1409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5 | RS1410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6 | RS1509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杂种 |
27 | RS1511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亚种 |
28 | RS1801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29 | RS1802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30 | RS1803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0 | RS1835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1 | RS1836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2 | RS1837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3 | RS1838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4 | RS1839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5 | RS1840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6 | RS1841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7 | RS1843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8 | RS1844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9 | RS1845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0 | RS1848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1 | RS1849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2 | RS1850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3 | RS1851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表1 73份葡萄材料的信息
编号 | 名称 | 采集地 | 种质类型 | 种属 |
---|---|---|---|---|
1 | 双庆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2 | 双优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3 | 双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4 | 双丰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5 | 北国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6 | 北国蓝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7 | 北冰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欧杂种 |
8 | 左红一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9 | 左山二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山葡萄 |
10 | 哈桑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俄罗斯引种 | 山欧杂交种 |
11 | 东24-13-1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选育品种 | 美洲种 |
12 | RS1201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3 | RS1202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4 | RS1203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5 | RS1204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6 | RS1401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7 | RS1402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杂种 |
18 | RS1403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19 | RS1404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杂种 |
20 | RS1405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美杂种 |
21 | RS1406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2 | RS1407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3 | RS1408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4 | RS1409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5 | RS1410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俄罗斯品种 |
26 | RS1509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山杂种 |
27 | RS1511 |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远东实验站 | 俄罗斯品种 | 欧亚种 |
28 | RS1801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29 | RS1802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30 | RS1803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0 | RS1835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1 | RS1836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2 | RS1837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3 | RS1838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4 | RS1839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5 | RS1840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6 | RS1841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7 | RS1843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8 | RS1844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69 | RS1845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0 | RS1848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1 | RS1849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2 | RS1850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73 | RS1851 | 俄罗斯海参崴 | 俄罗斯野生资源 | 山葡萄 |
引物名称 | 序列(5'-3') | 退火温 度Tm/℃ |
---|---|---|
VRZAG62 | F:GGTGAAATGGGCACCGAACACACGC R:CCATGTCTCTCCTCAGCTTCTCAGC | 59 |
VVMD27 | F:GTACCAGATCTGAATACATCCGTAAGT R:ACGGGTATAGAGCAAACGGTGT | 63 |
VVMD7 | F:AGAGTTGCGGAGAACAGGAT R:CGAACCTTCACACGCTTGAT | 60 |
VVS2 | F:CAGCCCGTAAATGTATCCATC R:AAATTCAAAATTCTAATTCAACTGG | 63 |
VMC8A7 | F:GCAGCAACTCTCTTACACACCG R:GTGGGAGCACTGGTTGCTTTAG | 63 |
VMC7G3 | F:TTACTAGTGCTGTCCTGCTCCA R:TGCTTCCTCTCTTTCAACTTTCA | 60 |
VMC5G7 | F:CATTTCGCTGGTGACTTTC R:ACTACCCTCTCTTTCTCGC | 60 |
VMC2C10.1 | F:CCATGTTTCTATAGTTCTTCGGC R:GATGTCCATATATTGGGTCCTG | 60 |
VMC8F10 | F:TATGAAAGATGAATGGCTGCTC R:AAGGGTGCTTGAAGGTTTATGT | 60 |
VVIN31 | F:GTTGAATAGTGTCCATGTTGTG R:GGATAGAATCACATTTGTAGCG | 60 |
VMCA12 | F:ATGTAATTACCGGTCATGAGTT R:TTCTTGTTTTGCCTATCTATCC | 59 |
表2 11对引物信息
引物名称 | 序列(5'-3') | 退火温 度Tm/℃ |
---|---|---|
VRZAG62 | F:GGTGAAATGGGCACCGAACACACGC R:CCATGTCTCTCCTCAGCTTCTCAGC | 59 |
VVMD27 | F:GTACCAGATCTGAATACATCCGTAAGT R:ACGGGTATAGAGCAAACGGTGT | 63 |
VVMD7 | F:AGAGTTGCGGAGAACAGGAT R:CGAACCTTCACACGCTTGAT | 60 |
VVS2 | F:CAGCCCGTAAATGTATCCATC R:AAATTCAAAATTCTAATTCAACTGG | 63 |
VMC8A7 | F:GCAGCAACTCTCTTACACACCG R:GTGGGAGCACTGGTTGCTTTAG | 63 |
VMC7G3 | F:TTACTAGTGCTGTCCTGCTCCA R:TGCTTCCTCTCTTTCAACTTTCA | 60 |
VMC5G7 | F:CATTTCGCTGGTGACTTTC R:ACTACCCTCTCTTTCTCGC | 60 |
VMC2C10.1 | F:CCATGTTTCTATAGTTCTTCGGC R:GATGTCCATATATTGGGTCCTG | 60 |
VMC8F10 | F:TATGAAAGATGAATGGCTGCTC R:AAGGGTGCTTGAAGGTTTATGT | 60 |
VVIN31 | F:GTTGAATAGTGTCCATGTTGTG R:GGATAGAATCACATTTGTAGCG | 60 |
VMCA12 | F:ATGTAATTACCGGTCATGAGTT R:TTCTTGTTTTGCCTATCTATCC | 59 |
引物名称 | 观察等位基因数(Na) | 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Shannon信息指数(I) | 多态信息含量(PIC) | 观测杂合度 (Ho) | 期望杂合度 (He) | 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 |
---|---|---|---|---|---|---|---|
VRZAG62 | 7.0 | 3.8090 | 1.5871 | 0.7378 | 0.5694 | 0.7426 | 0.7375 |
VVMD27 | 7.0 | 4.4857 | 1.6675 | 0.7770 | 0.5068 | 0.7824 | 0.7771 |
VVMD7 | 4.0 | 2.0878 | 0.9552 | 0.5211 | 0.2192 | 0.5246 | 0.5210 |
VVS2 | 10.0 | 5.2580 | 1.8830 | 0.8098 | 0.6027 | 0.8154 | 0.8098 |
VMC8A7 | 9.0 | 5.2528 | 1.8216 | 0.8097 | 0.9315 | 0.8152 | 0.8096 |
VMC7G3 | 9.0 | 3.8010 | 1.6030 | 0.7323 | 0.6438 | 0.7420 | 0.7369 |
VMC5G7 | 8.0 | 4.0234 | 1.6769 | 0.7514 | 0.4932 | 0.7566 | 0.7515 |
VMC2C10.1 | 7.0 | 3.8297 | 1.4928 | 0.7389 | 0.4521 | 0.7440 | 0.7389 |
VMC8F10 | 7.0 | 3.5170 | 1.4229 | 0.7156 | 0.1667 | 0.7207 | 0.7157 |
VVIN31 | 3.0 | 1.3050 | 0.4678 | 0.2337 | 0.2603 | 0.2353 | 0.2337 |
VMCA12 | 4.0 | 1.3462 | 0.5316 | 0.2571 | 0.2603 | 0.2590 | 0.2572 |
总数 | 75.0 | 38.7156 | |||||
平均 | 6.8182 | 3.5196 | 1.3736 | 0.6440 | 0.4642 | 0.6489 | 0.6444 |
表3 11个SSR位点的遗传变异和杂合性
引物名称 | 观察等位基因数(Na) | 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Shannon信息指数(I) | 多态信息含量(PIC) | 观测杂合度 (Ho) | 期望杂合度 (He) | 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 |
---|---|---|---|---|---|---|---|
VRZAG62 | 7.0 | 3.8090 | 1.5871 | 0.7378 | 0.5694 | 0.7426 | 0.7375 |
VVMD27 | 7.0 | 4.4857 | 1.6675 | 0.7770 | 0.5068 | 0.7824 | 0.7771 |
VVMD7 | 4.0 | 2.0878 | 0.9552 | 0.5211 | 0.2192 | 0.5246 | 0.5210 |
VVS2 | 10.0 | 5.2580 | 1.8830 | 0.8098 | 0.6027 | 0.8154 | 0.8098 |
VMC8A7 | 9.0 | 5.2528 | 1.8216 | 0.8097 | 0.9315 | 0.8152 | 0.8096 |
VMC7G3 | 9.0 | 3.8010 | 1.6030 | 0.7323 | 0.6438 | 0.7420 | 0.7369 |
VMC5G7 | 8.0 | 4.0234 | 1.6769 | 0.7514 | 0.4932 | 0.7566 | 0.7515 |
VMC2C10.1 | 7.0 | 3.8297 | 1.4928 | 0.7389 | 0.4521 | 0.7440 | 0.7389 |
VMC8F10 | 7.0 | 3.5170 | 1.4229 | 0.7156 | 0.1667 | 0.7207 | 0.7157 |
VVIN31 | 3.0 | 1.3050 | 0.4678 | 0.2337 | 0.2603 | 0.2353 | 0.2337 |
VMCA12 | 4.0 | 1.3462 | 0.5316 | 0.2571 | 0.2603 | 0.2590 | 0.2572 |
总数 | 75.0 | 38.7156 | |||||
平均 | 6.8182 | 3.5196 | 1.3736 | 0.6440 | 0.4642 | 0.6489 | 0.6444 |
基因位点 | 群体内近 交率(Fis) | 整个群体 近交率(Fit) | 群体分 化率(Fst) | 基因流 (Nm) |
---|---|---|---|---|
VRZAG62 | 0.0571 | 0.1654 | 0.1148 | 1.9271 |
VVMD27 | 0.4025 | 0.4989 | 0.1612 | 1.3006 |
VVMD7 | 0.4234 | 0.5693 | 0.2531 | 0.7376 |
VVS2 | 0.1894 | 0.2692 | 0.0984 | 2.2894 |
VMC8A7 | -0.1998 | -0.1473 | 0.0438 | 5.4602 |
VMC7G3 | -0.1894 | 0.0402 | 0.0644 | 3.6314 |
VMC5G7 | 0.1859 | 0.3370 | 0.1855 | 1.0977 |
VMC2C10.1 | 0.2819 | 0.3787 | 0.1348 | 1.6050 |
VMC8F10 | 0.7221 | 0.7420 | 0.0719 | 3.2286 |
VVIN31 | -0.2326 | -0.1380 | 0.0768 | 3.0051 |
VMCA12 | -0.1838 | -0.0668 | 0.0989 | 2.2790 |
平均 | 0.1777 | 0.2750 | 0.1183 | 1.8641 |
表4 位点的F统计量和基因流
基因位点 | 群体内近 交率(Fis) | 整个群体 近交率(Fit) | 群体分 化率(Fst) | 基因流 (Nm) |
---|---|---|---|---|
VRZAG62 | 0.0571 | 0.1654 | 0.1148 | 1.9271 |
VVMD27 | 0.4025 | 0.4989 | 0.1612 | 1.3006 |
VVMD7 | 0.4234 | 0.5693 | 0.2531 | 0.7376 |
VVS2 | 0.1894 | 0.2692 | 0.0984 | 2.2894 |
VMC8A7 | -0.1998 | -0.1473 | 0.0438 | 5.4602 |
VMC7G3 | -0.1894 | 0.0402 | 0.0644 | 3.6314 |
VMC5G7 | 0.1859 | 0.3370 | 0.1855 | 1.0977 |
VMC2C10.1 | 0.2819 | 0.3787 | 0.1348 | 1.6050 |
VMC8F10 | 0.7221 | 0.7420 | 0.0719 | 3.2286 |
VVIN31 | -0.2326 | -0.1380 | 0.0768 | 3.0051 |
VMCA12 | -0.1838 | -0.0668 | 0.0989 | 2.2790 |
平均 | 0.1777 | 0.2750 | 0.1183 | 1.8641 |
资源名称 | 观察等位 基因数(Na) | 有效等位 基因数(Ne) | Shannon信息 指数(I) | Nei’s遗传多样 性指数(Nei) | 观测杂合度 (Ho) | 期望杂合度 (He) | 固定指数F |
---|---|---|---|---|---|---|---|
山葡萄选育品种 | 2.8182 | 1.9526 | 0.6952 | 0.3951 | 0.3939 | 0.4183 | 0.0028 |
俄罗斯选育葡萄品种 | 5.2727 | 3.3948 | 1.3337 | 0.6721 | 0.5705 | 0.6926 | 0.1512 |
俄罗斯野生葡萄资源 | 5.4545 | 2.9847 | 1.1742 | 0.5786 | 0.4370 | 0.5850 | 0.2448 |
表5 不同群体的葡萄资源的遗传变异和杂合性
资源名称 | 观察等位 基因数(Na) | 有效等位 基因数(Ne) | Shannon信息 指数(I) | Nei’s遗传多样 性指数(Nei) | 观测杂合度 (Ho) | 期望杂合度 (He) | 固定指数F |
---|---|---|---|---|---|---|---|
山葡萄选育品种 | 2.8182 | 1.9526 | 0.6952 | 0.3951 | 0.3939 | 0.4183 | 0.0028 |
俄罗斯选育葡萄品种 | 5.2727 | 3.3948 | 1.3337 | 0.6721 | 0.5705 | 0.6926 | 0.1512 |
俄罗斯野生葡萄资源 | 5.4545 | 2.9847 | 1.1742 | 0.5786 | 0.4370 | 0.5850 | 0.2448 |
山葡萄选 育品种 | 俄罗斯选育 葡萄品种 | 俄罗斯野生 葡萄品种 | |
---|---|---|---|
山葡萄选育品种 | * | 0.5815 | 0.8068 |
俄罗斯选育葡萄品种 | 0.5422 | * | 0.6896 |
俄罗斯野生葡萄品种 | 0.2146 | 0.3716 | * |
表6 群体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
山葡萄选 育品种 | 俄罗斯选育 葡萄品种 | 俄罗斯野生 葡萄品种 | |
---|---|---|---|
山葡萄选育品种 | * | 0.5815 | 0.8068 |
俄罗斯选育葡萄品种 | 0.5422 | * | 0.6896 |
俄罗斯野生葡萄品种 | 0.2146 | 0.3716 | * |
[1] | 周晓梅, 张彪. 山葡萄栽培与选育研究进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0(3):84-91. |
Zhou XM, Zhang B. Research progress in viticulture and breeding of Vitis amurensis[J].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nces Edition, 2019,40(3):84-91. | |
[2] | 温景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Wen JH. Study 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struction of core collections about Vitis amurensis Rupr germplasm resources by SSR marker[D]. Changchun: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 |
[3] | 钟佳潭, 林长青. 长白山野生山葡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3):102. |
Zhong JT, Lin CQ,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wild grape in changbai mountain[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8,18(73):102. | |
[4] |
Chen Q, Diao L, Song H, et al. Vitis amurensis Rupr:A review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J]. Phytomedicine, 2018,49:111-122.
URL pmid: 30217258 |
[5] | 艾军, 沈育杰. 山葡萄规范化栽培与酿酒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
Ai J, Shen YJ.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and winemaking techniques of Vitis amurensis Rupr[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17. | |
[6] | 石广丽. 山葡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霜霉病抗性QTL定位[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6. |
Shi GL. Construction of a reference linkage map of Vitis amurensis and genetic mapping of locu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grapevine downy mildew[D]. Shenyang: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6. | |
[7] | 吴子龙. 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及核心种质初步构建[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7. |
Wu ZL.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germplasm using SSR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ollection in Vitis amurensis[D]. Harbi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07. | |
[8] |
Huang L, He H, Chen W.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analysis of agronomic and quality-related traits in cultivated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J]. Theor Appl Genet, 2015,128(6):1103-1115.
URL pmid: 25805315 |
[9] | Taeprayoon P, Tanya P, Sukha L.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ree commercial oil palm breeding populations in Thailand revealed by SSR markers[J]. Australian J Crop Sci, 2015,9(4):281-288. |
[10] | 闫国跃, 杨帆, 白燕远, 等. 69份苦玄参种质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性状相关标记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26(4):174-184. |
Yan GY, Yang F, Bai YY, et al. SSR-based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quality trait-related marker of 69 Picria felterrae germplasm samples[J].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2020,26(4):174-184. | |
[11] | 赵日成. 中韩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果树学报, 2018,35(9):1043-1051. |
Zhao RC.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Actinidia arguta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China and South Korea[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18,35(9):1043-1051. | |
[12] | 刘爽. 中国樟树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Liu S.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ru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in China[D]. Nanchang: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9. | |
[13] | Yeh F, Yang R, Boyle T, et al. POPGENE, the user-friendly shareware for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J]. Mol Biol Biotechnol, 1997,10(1):34-55. |
[14] |
Slatkin M. Gene flow and the geographic struct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s[J]. Science, 1987,236(4803):787-792.
doi: 10.1126/science.3576198 URL pmid: 3576198 |
[15] | 刘闯萍, 王军. SSR标记及其在葡萄上的应用[J]. 果树学报, 2008,25(1):93-101. |
Liu CP, Wang J. SSR DNA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rapevine[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08,25(1):93-101. | |
[16] | 张子龙. 基于SSR标记的葡萄品种鉴定及葡萄脱毒种苗遗传稳定性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 2016. |
Zhang ZL. Identification of grape cultivar and genetic stability of grape virus eradication based on SSRmarkers[D]. Yinchuan:Ningxia University, 2016. | |
[17] | 张萌.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
Zhang M.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cultiver identification of grapevine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SSR molecular markers[D]. Nanj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2. | |
[18] | 温景辉, 申海林, 邹利人, 等. 20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SSR分析[J]. 果树学报, 2011,28(5):782-786. |
Wen JH, Shen HL, Zou LR, et al.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20 Vitis germplasm resources by SSR markers[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11,5(4):315-319. | |
[19] | 方连玉, 王军, 许雷. 15份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0,8(3):511-515. |
Fang LY, Wang J, Xu L. Genetic diversity of 15 grape germplasms revealed by SSR markers[J].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010,8(3):511-515. | |
[20] | 郭印山, 牛早柱, 石广丽, 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北方园艺, 2016(7):89-92. |
Guo YS, Niu ZZ, Shi GL, et al.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grape based on SSR molecular markers[J]. North Horticulture, 2016(7):89-92. | |
[21] | 杨航宇, 杨哲, 何非, 等. 43份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1):1-8. |
Yang HY, Yang Z, He W,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43 grape germplasms revealed by SSR marker[J]. Sino-overseas Grape Vine & Wine, 2018(1):1-8. | |
[22] | 吴子龙, 王军, 沈育杰, 等. 山葡萄种内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果树学报, 2008,25(6):821-827. |
Wu ZL, Wang J, Shen YJ, et al.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Vitis amurensis by using SSR marker[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08,25(6):821-827. | |
[23] | 吴子龙, 王军, 路文鹏, 等. 8个山葡萄及山欧杂种葡萄品种的SSR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9(1):105-109. |
Wu ZL, Wang J, Lu WP, et al. SSR Analysis on 8 Varietion of Vitis amurensis and its hybrids[J].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08,9(1):105-109. |
[1] | 蔡梦鲜, 高作敏, 胡利娟, 冯群, 王洪程, 朱斌. 天然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组C1,C2缺体的创建及遗传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39(3): 81-88. |
[2] | 余世洲, 曹领改, 王世泽, 刘勇, 边文杰, 任学良. 烟草种质基因分型核心SNP标记的开发[J].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39(3): 89-100. |
[3] | 郑惠清, 郭仲杰, 蔡志欣, 卢园萍, 廖剑华, 陈美元. 双孢蘑菇野生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37(11): 109-118. |
[4] | 孙嘉栋, 孙晓凤, 李兰, 沈伟, 程顺峰. 干细胞技术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前景[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8): 228-234. |
[5] | 石建斌, 周红, 王宁, 许庆华, 乔文青, 严根土. 棉花SSR标记种质资源纯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7): 138-146. |
[6] | 黄华如, 梁凯光, 蚁珩鑫, 梁雪莲. 利用SSR技术分析我国16种甜玉米的遗传特性[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0(5): 57-61. |
[7] | 高义平,董福双,王海波. 红小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3): 10-14. |
[8] | 张庆田, 范书田, 杨义明, 李晓艳, 宋润刚, 路文鹏. 山葡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12): 1-5. |
[9] | 徐春波,王勇,赵来喜,赵海霞.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10): 18-23. |
[10] | 晏嫦妤, 李家贤, 黄华林, 吴华玲, 乔小燕, 何玉媚. 几种DNA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1): 63-67. |
[11] | 胡延萍;王莉;李毅;. 分子标记技术在大黄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J]. , 2010, 0(12): 64-68. |
[12] | 田荣欢;刘迪秋;陈朝银;葛锋;方松刚;王光勇;. 核桃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 2010, 0(11): 19-24. |
[13] | 尚志强;. 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 2010, 0(03): 58-61. |
[14] | 李义良;赵奋成;张应中;吴惠姗;. 适用于微卫星标记的湿地松、加勒比松DNA快速提取法[J]. , 2010, 0(01): 83-86. |
[15] | 刘莹;刘卫东;李文姬;鲍相渤;张明;李云峰;高祥刚;赫崇波;. 不同苗种来源的中国虾夷扇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 2009, 0(S1): 242-24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