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惠林, 吴孔明.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策略[J].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39(1): 1-15. |
[2] |
孙德权, 陆新华, 李伟明, 胡玉林, 段雅婕, 庞振才, 胡会刚.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农业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5): 228-239. |
[3] |
赵洋, 孙慧明, 林浩澎, 罗娉婷, 朱雅婷, 陈琼华, 舒琥. 一株安全高效的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 DZ11的生物安全性及脱氮性能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10): 226-234. |
[4] |
杨镇州, 刘刚, 梁文. 转基因大豆MON89788芯片式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5): 68-73. |
[5] |
兰青阔, 赵新, 沈晓玲, 魏静娜, 刘双, 陈锐, 檀建新, 王永. 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11): 222-229. |
[6] |
张卓, 刘茂炎, 王培, 黄文坤, 刘二明, 彭焕, 彭德良.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7): 17-24. |
[7] |
窦雯, 李尤, 逯欣宇, 钱雪梅, 沈丹宇. 转基因大豆RPA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5): 170-175. |
[8] |
柳晓丹, 许文涛, 黄昆仑, 梅晓宏. 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 32(6): 1-6. |
[9] |
卢宝荣. 适合度分析对转基因逃逸潜在环境风险评价的意义[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4): 7-16. |
[10] |
邢福国,滑慧娟,刘阳. 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4): 17-24. |
[11] |
刘显胜 郭继卫 罗旭. 从生物产业发展十年探讨生物科技发展趋势[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0(4): 225-228. |
[12] |
李亚南;高俨;张艳;史磊;许君;郑文明;. 转基因植物核酸检测策略与体外扩增技术研究进展[J]. , 2012, 0(10): 52-62. |
[13] |
刘芳;李晓荣;邹祥;. 阿维拉霉素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进展[J]. , 2010, 0(12): 25-30. |
[14] |
韩绪军;张立波;冯悦;唐颖蕾;魏大巧;彭金辉;夏雪山;. 载ZnO/活性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及安全性研究[J]. , 2010, 0(01): 200-204. |
[15] |
钟舒乐;. 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国外综述[J]. , 2008, 0(05): 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