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超, 王华森. 番茄内质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J].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21(9):90-94. [2] 刘华, 张建涛, 陈海燕, 等. 脂肪酸去饱和酶参与植物对胁迫的响应[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1):154-160. [3] 刘奕清, 朱建勇, 陈泽雄. 低温胁迫对尾巨桉幼苗细胞膜透性的影响[J]. 林业科技, 2007, 32(4):3-5. [4] 李金金, 张晶晶, 年洪娟. 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胁迫中的功能[J]. 生命科学研究, 2013, 17(2):174-178. [5] 刘训言. 番茄叶绿体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LeFAD7)的克隆及其在温度逆境下的功能分析[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6. [6] 曹福亮, 王欢利, 郁万文, 等. 高等植物脂肪酸去饱和酶及编码基因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2):125-132. [7] 戴晓峰, 肖玲, 武玉花, 等. 植物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07, 24(1):105-113. [8] 李飞, 徐建飞, 刘杰, 等. 三个耐冻性不同的马铃薯野生种中FAD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作物学报, 2014, 40(1):45-53. [9] 刘春香, 何启伟, 赵光强, 等. 黄瓜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J]. 园艺学报, 2008, 35(9):1357-1362. [10] 李永华, 王翠丽, 李永, 等. 菊花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CmFAD7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5, 42(1):65-74. [11] 梁倩, 李璐, 安茜, 等. 紫苏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PfFAD2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46(3):316-319. [12] 唐三元, 黄骥, 张红生, 等. 播娘蒿油酸脱氢酶基因(DsFAD6)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5(1):15-20. [13] Kodama H, Horiguchi G, Nishiuchi T, et al.Fatty acid desaturation during chilling acclima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conferring low-temperature tolerance to young tobacco leaves[J]. Plant Physiol, 1995, 107:1177-1185. [14] Murakami Y, Tsuyama M, Kobayashi Y, et al.Trienoic fatty acids and plant tolerance of high temperature[J]. Science, 2000, 41(5452):476-479. [15] 于超. 温度胁迫下番茄内质网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9. [16] 陈玮国, 周至铭, 周茜萍, 等. 油葵HaFAD2-5基因的克隆及其对低温和光照的响应[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2):452-459. [17] 曹英萍, 石金磊, 李钟, 等. 水稻OsFAD2、OsFAD6的克隆及其家族成员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J]. 遗传, 2010, 32(8):839-847. [18] 魏福年, 马龙彪. 非生物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国内研究进展[J]. 中国糖料, 2018, 40(2):55-57. [19] 李欣欣, 黄萍, 庄义庆, 等. 能源作物甜高粱抗逆性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32(6):1429-1433. [20] 王栋, 孙峰, 陈吉宝. 甜高粱抗逆性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17(14):28-30. [21] 马刘峰, 陈芸, 任羽, 等. 棉花CBF2基因克隆和超表达CBF2棉花增强抗冷性[J]. 植物生理学报, 2018, 54(2):255-264. [22] 高岩, 郭东林, 郭长虹. 三烯脂肪酸在高等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J].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8(2):365-369. [23] 刘明丽. 干旱胁迫下氮素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4] 陈善娜, 黎继岚, 李聪. 云南高原水稻品种干胚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与抗冷性关系[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3):264-268. [25] 李晶, 阎秀峰, 祖元刚. 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J]. 植物学报, 2000, 42(2):148-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