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产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403C发酵条件的优化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产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403C发酵条件的优化

康丽;蔡孟浩;范卫民;陆健;周祥山;张元兴;   

  1.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11-12-26 发布日期:2011-12-26
  • 基金资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9Z448)

  • Published:2011-12-26 Online:2011-12-26

摘要: 旨在考察pH、溶解氧和剪切力对Halorosellinia sp.(No.1403)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中后期及整个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的pH恒定对菌体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在不同发酵时期控制不同的恒定pH值对1403C的产量影响较大。仅在发酵的前24 h控制恒pH7.0,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抑制1403C的生物合成,菌体干重为对照组的159.1%,1403C的产量仅为对照组的29.4%;从48 h开始控制恒pH7.0,有利于1403C的生物合成,菌体干重量为对照组的94%,1403C的产量为对照组的123.2%;适量的溶解氧和剪切力有利于1403C的生物合成;从48 h开始提高剪切力可获得较高的1403C产量,是对照组的151.8%。综上所述,在发酵至48 h时开始控制恒pH7.0,并适当增大剪切力,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控制适当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1403C的合成。

关键词: Halorosellinia sp.(No.1403), 丝状真菌, 发酵, 优化, pH剪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