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邢超, 陈永胜, 李跃, 等. 赤霉素代谢和信息转导及其对植株表型的影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5):225-226. [2] 何昕孺. 赤霉素对摩尔多瓦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D]. 银川:宁夏大学, 2013. [3] 田伟, 田义轲, 王彩虹, 等. 苹果内根-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果树学报, 2011, 28(1):1-7. [4] 姜志昂, 彭建营, 孙建设. 苹果MdKS、MdKOA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2):362-368. [5] 王西成, 任国慧, 房经贵, 等. 葡萄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1):2224-2231. [6] 田义轲, 白牡丹, 王彩虹, 等. 苹果MdCPS基因的克隆, 定位及其在柱型/普通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6):21-27. [7] 邓晓云, 戴洪义, 梁美霞. 苹果内根-贝壳杉烯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2):46-51. [8] 刘云龙, 王彩虹, 白牡丹, 等. 影响苹果赤霉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在新梢和幼嫩种子上的表达分析[J]. 果树学报, 2013, 5:732-736. [9] 李文彬. ‘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转录组及花青素累积机理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10] 欧春青, 姜淑苓, 王斐, 等. 梨贝壳杉烯酸氧化酶基因PcKAO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3, 40(5):849-858. [11] 石琰景. 果树GA生物合成基因-贝壳杉烯氧化酶和20-氧化酶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的初步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2. [12] 李节法, 田义轲, 王彩虹, 等. 梨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PpKO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园艺学报, 2010, 37(10):1575-1582. [13] 田义轲, 王彩虹, 白牡丹, 等. 基于梨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PpKO序列的功能性SNP标记[J]. 园艺学报, 2012, 39(10):1876-1884. [14] 田义轲, 李节法, 王彩虹, 等. 梨茎尖中PpKO基因表达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J]. 华北农学报, , 2012, 27(3):62-66. [15] 程飞飞, 欧春青, 姜淑苓, 等. 梨内根-贝壳杉烯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2(6):677-682. [16] 郭献平, 李兴亮, 段续伟, 等. 板栗野生和芽变雄花序赤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4):91-95. [17] 郭献平.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与赤霉素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J].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12. [18] 李兴亮, 郭献平, 沈元月, 等. 板栗赤霉素缺陷型短雄花序芽变的初步鉴定及CmGID1基因的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1, 38(7):1251-1258. [19] 刘炳臣. 葡萄胚珠败育相关基因VvABCG20及活性GA代谢关键基因的初步分析[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0] Acheampong AK, Zheng C, Halaly T, et al. Abnormal endogenous repression of GA signaling in a seedless table grape cultivar with high berry growth response to GA application[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850. [21] 程飞飞. 矮生梨‘中矮1号’GA2-oxidase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2] 辛璐. 短枝型苹果‘苏帅’赤霉素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与表达分析[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5. [23] 丁伟. 缺铁胁迫对梨氮代谢及赤霉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 2015. [24] 王满, 金灿, 许雪, 等. 梨极矮化突变体与苹果梨GA20ox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北方园艺, 2014(2):89-94. [25] 宣利利, 欧春青, 王斐, 等. 梨矮化砧木中矮1号GA20-氧化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果树学报, 2011(5):883-887. [26] 宣利利, 欧春青, 王斐, 等. 梨品种中矮1号GA20-氧化酶基因正义和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J]. 中国果树, 2011(3):11-13. [27] Wen LH, Zhong WJ, Huo XM, et al.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BA-and GA-related genes during four stages of bud dormancy in Japanese apricot(Prunus mume Sieb. et Zucc)[J]. The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6, 91(4):362-369. [28] 刘锴栋, 袁长春, 黎海利, 等. 番荔枝GA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51(10):1697-1705. [29] Kotoda N, Matsuo S, Honda I, et al. 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wo Gibberellin 20-oxidase genes from Satsuma mandarin(Citrus unshiu Marc.)[J]. The Horticulture Journal, 2016, 85(2):128-140. [30] 宋杨. 富士苹果短枝型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及表达[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1] 沙广利, 束怀瑞, 郝玉金. 苹果无融合生殖矮化种质创新[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7. [32] 姜志昂, 孙建设, 彭建营, 等. 苹果MdGA20ox1基因的克隆, 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3, 40(12):2373-2381. [33] 袁飞荣. 转rolABC 基因枳橙砧木的评价[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1. [34] Wang YJ, Deng DX. Molecular basis and evolutionarypattern of GA-GID1-DELLA regulatory module[J].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14, 289(1):1-9. [35] 宋伟, 李鼎立, 王然, 等. 蔷薇科植物DELL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19):142-148. [36] 钟翡, 沈欣杰, 刘芳, 等. 甜樱桃DELLA蛋白基因PaGAI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2, 39(1):143-150. [37] 徐丽, 陈新, 张力思, 等. 核桃GAI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 45(7):1-5. [38] 翟晓霏, 张文, 赵旭勉, 等. 苹果MdRGL1a基因对烟草遗传转化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1):36-41. [39] 刘杭, 杨贺忠, 李亮, 等. 梨休眠DELLA蛋白PpGA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8):1995-2002. [40] 沙广利, 束怀瑞, 郝玉金. 苹果无融合生殖矮化种质创新[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7. [41] 雷恒久, 姚立萍, 王爽, 等. 草莓转录因子基因FaGAMY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20(5):156-163. [42] 樊胜, 雷超, 辛明志, 等. 苹果赤霉素信号转导因子MdGAMYB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7, 44(5):817- 827. [43] 刘淑芳, 陈力耕, 陈大明, 等. 柑橘LEAFY同源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27(3):297-300. [44] 曹秋芬, 和田雅人, 孟玉平, 等. 苹果LEAFY同源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03, 30(3):267-271. [45] 李宁, 陈厚彬, 张昭其, 等. 荔枝LEAFY同源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4(1):57-61. [46] 殷姗姗, 李茂福, 王华, 等. 草莓FaSKP1-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12):28-34. [47] 张演义, 王化坤, 宋长年, 等. 枳2个F-box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及其亚细胞定位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5):1-7. [48] 王玉兰, 鲁振华, 王志强, 等. 半矮生型桃F-box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征分析[J]. 果树学报, 2013, 30(4):543-550. [49] 安振宇, 张树伟, 何新华, 等. 柠檬F-b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5(11):2484-2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