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9-04-26
    论文
    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程星;包爱科;冯波;王锁民;
    2009, 0(04):  1-6. 
    摘要 ( 133 )   PDF (2008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牧草基因工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农杆菌介导百脉根遗传转化原理、影响农杆菌介导百脉根遗传转化的重要因素、转基因技术在百脉根的生物固氮、抗逆性和品质改良以及生产可食性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就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植物在逆境胁迫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李云霞;程晓霞;代小梅;曾会明;韩烈保;
    2009, 0(04):  7-11. 
    摘要 ( 132 )   PDF (213KB) ( 10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它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在逆境胁迫因子如病原体、高盐、低氧、低温、热激和金属离子等作用下,植物为了抵御不良环境的侵害,以活性氧、Ca2+、乙烯和NO等为信号因子,诱导植物体的特定部位发生PCD,形成细胞主动死亡,从而避免逆境对其他组织进一步伤害,并使植物获得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对植物PCD的一般特征、环境胁迫因子及诱导PCD信号分子等进行了综述,为在逆境条件下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提供参考。
    植物生氰糖苷研究进展
    张岩;汤定钦;周明兵;
    2009, 0(04):  12-15. 
    摘要 ( 227 )   PDF (2466KB) ( 1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氰糖苷在植物中具有化学防御功能,在抗病虫害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在木薯、杏仁和亚麻籽等食用植物中广泛存在,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植物生氰糖苷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植物生氰糖苷的结构、生物合成、毒性机理及在抗病虫害方面的应用、转基因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在竹亚科植物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病毒末端结合蛋白VPg的功能研究进展
    梁越;张飞云;
    2009, 0(04):  16-20. 
    摘要 ( 321 )   PDF (201KB) ( 9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的末端结合蛋白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存在于多种病毒中,与病毒基因组RNA5′-末端共价连接,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以不同的剪切形式存在并行使不同的功能,参与病毒的复制、翻译等基本的生命活动。主要对目前关于VPg如何参与病毒的复制和翻译过程,以及在病毒蛋白质成熟和病毒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的研究进展
    薛仁风;王晓婧;李梅;曾凡荣;
    2009, 0(04):  21-24. 
    摘要 ( 130 )   PDF (174KB) ( 4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对许多农业害虫都有很明显的毒杀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资源,已经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杀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进展
    凌宗帅;郭文龙;刘冠华;马荣德;阎振贵;
    2009, 0(04):  25-28. 
    摘要 ( 93 )   PDF (716KB) ( 7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动物感染后表现为从隐性临床症状到严重的呼吸道和神经症状综合症。该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预防该病主要是以疫苗接种为主。综述了当今广泛应用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组织预应力和Rho信号与肌原纤维细胞分化的关系
    黄岂平;方咸平;
    2009, 0(04):  29-31. 
    摘要 ( 106 )   PDF (169KB) ( 4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原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在愈伤反应(wound-healing response)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而当机体组织受损时,组织内预应力环境将被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和应力松弛,从而影响细胞骨架张力,而骨架张力可以转化为细胞信号事件,针对组织预应力和Rho信号与肌原纤维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肝细胞永生化的研究与应用
    薛梅;夏雪山;
    2009, 0(04):  32-35. 
    摘要 ( 101 )   PDF (179KB) ( 9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常体外培养的细胞在体外有一定的寿命,一般传代不超过50代,被称为有限细胞系,但有些体外培养的细胞可经过自发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凋亡危机中逃离出来,从而形成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系,成为永生化细胞系。由于肝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极弱,培养困难,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而肝细胞经永生化后具有了无限增殖优势,使其在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以及药理、毒理学等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近年来肝细胞永生化方法及其应用作简要的综述。
    黑曲霉脂肪酶分子结构预测
    舒正玉;段漠杰;闫云君;黄建忠;
    2009, 0(04):  36-39. 
    摘要 ( 111 )   PDF (3370KB) ( 4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克隆到的黑曲霉脂肪酶基因序列,概念性翻译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利用BioEdit、PSIPRED和Swiss-Model等软件及服务器对黑曲霉脂肪酶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子结构模型的预测与模拟。预测结果显示,黑曲霉脂肪酶分子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与丝氨酸水解酶高度吻合。预测的黑曲霉脂肪酶各种二级结构成分含量与实际测定的重组黑曲霉脂肪酶二级结构成分相符。在三级结构水平上,黑曲霉脂肪酶"盖子"结构域所在的位置与已解析的黑曲霉阿魏酸酯酶对应结构域所在的位置存在显着差异。盖子结构域位置的差异预示一种开盖型脂肪酶分子设计和构建的可能。
    ACC脱氨酶的作用机理和转基因的应用
    王海滨;王平;陈永华;
    2009, 0(04):  40-43. 
    摘要 ( 184 )   PDF (177KB) ( 8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CC脱氨酶是一种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的胞内酶,目前在植物体内尚未发现该酶。其作用机理涉及植物体内乙烯生成的蛋氨酸循环途径,在植物的保鲜、寿命延长、以及对Cu、Fe、Zn、Co、Ni、Pb、Cd等重金属的吸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ACC脱氨酶的基因特征、在蛋氨酸循环途径中作用机理、以及转基因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适宜的建议。
    胆固醇氧化酶分离纯化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钟学敏;孙艳;张玲;杨海麟;王武;
    2009, 0(04):  44-49. 
    摘要 ( 155 )   PDF (1439KB)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不同微生物所产胆固醇氧化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应用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破除乳化体系的方法,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的检测,并针对分离纯化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
    崔艳华;曲晓军;董爱军;丁忠庆;
    2009, 0(04):  50-54. 
    摘要 ( 144 )   PDF (289KB) ( 1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感应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生理行为。细菌通过群体感应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就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组成、作用机制、类型、特点及细菌中群体感应的最新进展作以综述。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类囊体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张晶;姚洪军;高荣孚;
    2009, 0(04):  55-58. 
    摘要 ( 103 )   PDF (175KB) ( 7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囊体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重要场所,在植物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倍受关注。介绍了植物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包括双向凝胶电泳(2DE)、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质谱(MS)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在植物类囊体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对类囊体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低能离子束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杨福;梁正伟;王志春;
    2009, 0(04):  59-61. 
    摘要 ( 93 )   PDF (144KB) ( 3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低能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的原理,比较了离子束介导法与其他遗传转化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对离子束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食品镉离子污染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海棠;王自良;刘耀东;
    2009, 0(04):  62-67. 
    摘要 ( 117 )   PDF (1705KB) ( 6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理化分析方法在食品Cd2+污染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急需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食品Cd2+污染免疫检测是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与理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费用低廉、便于携带、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检测手段。详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食品Cd2+污染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主要包括Cd2+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Cd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和Cd2+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食品Cd2+污染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Bt毒素蛋白与昆虫受体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
    王青云;王发祥;夏立秋;
    2009, 0(04):  68-70. 
    摘要 ( 104 )   PDF (203KB) ( 3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t毒素蛋白与昆虫受体的结合是决定其杀虫活性的一个关键步骤,研究这种结合关系的方法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综述了这些研究方法的操作和特点,并简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从事相关研究时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
    高羊茅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快速建立及其单细胞培养
    杨帆;韩烈保;
    2009, 0(04):  71-76. 
    摘要 ( 102 )   PDF (636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采用高羊茅(Millennium和Hundog Ⅴ)成熟种子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2.5 mg/L Cu-SO4.5H2O,或提高NH4NO3浓度至2.5 g/L等措施均能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经过3~5个月的筛选获得疏松干燥、颗粒状、生长旺盛、适合悬浮培养的Ⅱ型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初期需用MSⅠ液体培养基进行一个月的启动培养,之后转用MSⅡ继代保持,约2个月左右即建立起来自高羊茅2个品种的3个悬浮细胞系。生长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悬浮培养的初始接种量以1.0~3.0 ml/40 ml为宜,生长周期内其pH值不断波动变化,最适范围在5.0~5.7之间。5~8 d为悬浮系的对数生长期,此时细胞分裂旺盛,增殖较快,是分离单细胞的最佳时期。单细胞培养方式以悬浮培养效果最好。
    毛白杨二次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邓伟;吕立堂;罗克明;李义;
    2009, 0(04):  77-81. 
    摘要 ( 107 )   PDF (1790KB) ( 4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建立有效的毛白杨二次遗传转化体系,优化了培养基激素配比、抗生素筛选浓度和乙酰丁香酮浓度。采用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筛选,GUS组织染色和基因组DNA的PCR检测,通过二次遗传转化将GUS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导入到毛白杨中,获得了60.7%二次转化频率。
    双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U6启动子的功能效率鉴定
    项海涛;杨彬;温峰琴;胡永浩;柳纪省;
    2009, 0(04):  82-85. 
    摘要 ( 182 )   PDF (750KB) ( 6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pBudcE4.1双表达载体构建shRNA与蛋白共表达载体,为双效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以含U6启动子的载体为模板,PCR扩增得到U6启动子,用其置换载体pBudcE4.1内的CMV启动子的核心部分构建shRNA与蛋白共表达载体。用干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方法鉴定重组载体中的U6启动子能否启动shRNA的表达。经PCR扩增、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载体pBudcE4.1-U6。用干扰载体pBudcE4.1-U6-eGFPshRNA与含eGFP的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eGFP的表达量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转染效率降低。研究结果证明U6启动子正常发挥作用。成功构建RNAi与蛋白共表达载体,为利用该载体研制动物双效疫苗奠定了基础。
    siRNA介导的MKK4表达抑制研究
    黄志清;陈小玲;陈代文;
    2009, 0(04):  86-90. 
    摘要 ( 127 )   PDF (1771KB) ( 3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3对(siRNA ID#64447、siRNA ID#64539和siRNA ID#186583)人工合成的MKK4基因特异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分别导入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转染了siRNA ID#64447的细胞,其MKK4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得最多,约为85%。试验获得了能够高效下调MKK4基因表达的siRNA。
    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魏明敏;邱德文;曾洪梅;黄建新;杨秀芬;袁京京;
    2009, 0(04):  91-94. 
    摘要 ( 118 )   PDF (377KB) ( 5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和建立该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扩增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的左右同源片段及质粒PEASY-T1上的卡那抗性基因Km;利用重叠延伸引物PCR法将这3个片段连接起来,然后将其克隆至自杀性载体PJQ200。采用电激法将同源重组载体DNA转化到供体细菌,再利用二亲本结合转移方法将供体细菌中的载体转化到受体细菌CB6菌株。结果成功地扩增了Xna基因的左右同源臂及卡那抗性基因的全长融合片段、构建了Xna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并建立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的遗传转化体系。
    猪源冠状病毒TGEV中国分离株纤突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建强;柳纪省;程杰;兰喜;殷相平;李宝玉;李学瑞;杨彬;娄忠子;吴润;
    2009, 0(04):  95-98. 
    摘要 ( 75 )   PDF (1180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猪源冠状病毒(Porcine coronavirus)TGEV纤突蛋白基因序列为基础,利用生物软件对TGEV中国分离株纤突蛋白进行N-糖基化位点、跨膜螺旋、进化树、二级结构及抗原位点的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TGEV毒株可分为3个基因型,4株中国分离株分别归属于以上3个基因型,属于Ⅰ型的中国株TSX在跨膜螺旋的氨基酸及二级结构上与其他中国株有明显的差异,而同属于Ⅲ型中国毒株SC-Y和TH-98在跨膜螺旋的氨基酸及二级结构上非常接近,而所有中国分离株抗原表位没有明显差别,表明TGEV在中国没有显着的变异。
    三株牛源亚洲1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何继军;尚佑军;陈涓;马维民;杨亚民;吴润;刘湘涛;
    2009, 0(04):  99-102. 
    摘要 ( 84 )   PDF (4271KB) ( 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3株国内分离的亚洲1型口蹄疫病毒(分别命名为F1、F2、F3)为研究目标,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含有VP1全基因的片段,并测定了3个毒株VP1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3株亚洲1型FMDV毒株VP1基因长度均为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3株毒株彼此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2.8%~99.1%之间,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1%~99.1%之间。从系统发生树看,F1株与我国香港2005年牛毒株序列同源性99.5%,属同一遗传谱系,F2株、F3株与2005年引起河北省万全县、北京市延庆县、甘肃静宁县疫情的毒株分属同一个基因群。
    进口奶牛犬新孢子虫病血清学抗体及流产胎儿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
    邢小勇;王权;胡永浩;陈永军;蒋蔚;安立刚;
    2009, 0(04):  103-106. 
    摘要 ( 88 )   PDF (1130KB) ( 3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对随机抽取的3批进口奶牛1 238份奶牛血样进行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病调查。随后用乳胶凝集对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并用已建立的牛新孢子虫病巢式PCR(Nested-PCR)对第一批进口奶牛的数十头流产胎儿进行牛新孢子虫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3批进口奶牛的新孢子虫整体感染率为6.54%,所有奶牛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的弓形虫抗体全部为阴性。新孢子虫血清抗体阳性母牛流产的胎儿经Nested-PCR检测,60%胎儿为阳性,而抗体阴性母牛流产的胎儿经Nested-PCR检测均为阴性。
    我国水牛地方品种线粒体D-loop区遗传变异与起源分化
    张桂香;王志刚;樊睿;郑友民;刘丑生;韩旭;昝林森;齐国强;
    2009, 0(04):  107-111. 
    摘要 ( 82 )   PDF (1355KB) ( 4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了我国24个地方水牛品种和2个引进水牛品种共311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结果表明我国水牛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共检测到256个突变位点,13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288。构建的NJ系统树表明中国水牛都属于沼泽型,并且主要为2个母系起源,分别命名为SA支系和SB支系,所研究的每个地方水牛群体中2个支系都存在。SB支系中还存在两个分化也比较明显的小分支,称为SBI和SBII。所有单倍型中,H2单倍型出现频率最高,且只在24个地方品种中存在,说明H2单倍型是我国地方水牛特有的标志单倍型,也是一种古老的单倍型。中国水牛应是在本土独立驯化的。
    干细胞因子在消化系统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程梅;王继红;黄家利;曾建涛;
    2009, 0(04):  112-114. 
    摘要 ( 104 )   PDF (1194KB) ( 3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SGC7901、SW480、HepG2 3种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析顺铂(CDDP)对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SCF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采用MTT方法筛选药物半数抑制浓度,用RT-PCR方法检测SCFmRNA表达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CF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DDP可以抑制SCF mRNA在3种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F蛋白质在SGC7901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480、HepG2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SCF在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浓度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影响
    贾红玲;朱用阳;赖新强;杨晓新;周辉华;
    2009, 0(04):  115-118. 
    摘要 ( 155 )   PDF (3909KB) ( 5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人白血病细胞K562,通过MTT法检测K562细胞活力,应用AnnexinⅤ和PI双染的细胞流式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应用酶标仪法检测K562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MG132浓度的增加,各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K562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当MG132浓度为900 nmol/L时,细胞凋亡率达36.5%;同时,ROS水平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因次,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显着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两种缢蛏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扩增方法的比较
    郑润玲;李家乐;牛东红;
    2009, 0(04):  119-121. 
    摘要 ( 104 )   PDF (242KB) ( 8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应用长PCR技术扩增缢蛏线粒体全序列的两种方法,并进行了比较。一种方法是使用通用引物扩增COI基因和16S基因并测序后,在两基因的两端分别设计两对引物扩增两基因中间的大片段,分别得到了9.7 kb和7.3 kb的扩增产物。另一种方法是在COI基因序列两端设计一对引物,扩增整个线粒体全序列,得到了17.1 kb的扩增产物。两种方法在缢蛏的研究中进行比较后发现,前一种方法在操作实用性和后期测序方面都比后者好。
    成体对虾的荧光标记研究
    刘海映;王秀利;田燚;黄兴杰;王桂娥;李君丰;黄勇;
    2009, 0(04):  122-125. 
    摘要 ( 101 )   PDF (448KB) ( 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平均体长为9cm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为试验动物,用蓝色、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Visible ImplantElastomer,VIE)荧光标记对虾。结果表明,用VIE标记后的3个试验组的日本对虾与对照组的日本对虾在生长发育等方面没有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对应的周存活率基本一致,各组对虾蜕皮正常。尽管荧光标记的残留率随着日龄的增加有所下降,但荧光标记的保持率为100%。3种颜色中的红色荧光标记效果最好,蓝色最差。
    基于AFLP技术对中国虾夷扇贝群体种质资源的研究
    鲍相渤;董颖;赫崇波;高祥刚;刘卫东;
    2009, 0(04):  126-129. 
    摘要 ( 92 )   PDF (1796KB) ( 3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FLP技术对国内较具代表性的5个群体与日本群体虾夷扇贝相比照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采用6对引物组合对6个群体178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308个位点,6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2.66%~69.81%,其中日本群体最高,小长山群体最低,且呈显着性差异;香农氏指数为0.337~0.374,其中日本群体最高,小长山群体最低。凌水桥群体与旅顺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高(0.9810),小长山群体与凌水桥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0.9641);相对的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与遗传相似性结果一致。数据分析表明养殖方式对虾夷扇贝遗传多样性影响不大。本试验结果为我国虾夷扇贝种质遗传多样性维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生防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研究
    吕天晓;徐凤花;李世贵;顾金刚;姜瑞波;牛永春;
    2009, 0(04):  130-134. 
    摘要 ( 92 )   PDF (4129KB) ( 6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CCC 30150是由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对黄瓜枯萎病、青椒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木霉菌。为了建立该生防木霉菌的CaCl2/PEG转化体系,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以0.6 M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PDA平板上培养36 h的微小菌丝接种液体菌丝培养基,菌龄16 h,用20 mg/ml的纤维素酶和蜗牛酶以1∶1的比例混合,按照菌丝重量(g)∶酶液体积(ml)=1∶20的比例,36℃酶解2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同时,酶解2 h,以CMR1为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
    生防木霉菌产几丁质酶特性研究
    李世贵;顾金刚;姜瑞波;牛永春;
    2009, 0(04):  135-138. 
    摘要 ( 106 )   PDF (1344KB) ( 6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采取还原糖法对生防木霉菌真菌2号和真菌4号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产几丁质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几丁质酶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几丁质酶活性大小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真菌4号在培养145 h几丁质酶活性达到最大,真菌2号在培养170 h几丁质酶活性达到最大。在相同发酵时间,真菌4号菌株的几丁质酶活性比真菌2号菌株的几丁质酶活性要高。
    动胶菌发酵产物PHAs提取方法的研究
    何竹青;黄建新;
    2009, 0(04):  139-142. 
    摘要 ( 85 )   PDF (4250KB) ( 3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动胶菌为生产菌株,对后期提取方法进行筛选,从而确定了提取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最佳方案即季铵盐浓度为1%,作用时间为15 min,细胞浓度为350 g/L,次氯酸钠浓度为3%,作用时间为5 min。以该方案为基础的放大实验,得到产物纯度98.3%;经力学性质测试拉伸强度为26.265 MPa;杨氏模量1287.535 MPa;经热分析测试熔点为173℃,熔解焓43.18Jg-1。
    被动免疫接种鸡蛋抗体防治人类和动物疾病研究现状和前景
    邹新玉;
    2009, 0(04):  143-149. 
    摘要 ( 121 )   PDF (233KB) ( 6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技术通报》稿约
    2009, 0(04):  150-150. 
    摘要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