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期刊获奖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出版伦理声明
出版程序
期刊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预出版
过刊浏览
全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高级检索
E-mail Alert
RSS服务
欢迎关注《生物技术通报》新媒体
友情链接
aBIOTECH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中国科协
更多>>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2-12-26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与专论
无筛选标记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陈扬勋, 张治国, 路铁刚
2012, 0(12): 1-7.
摘要
(
289
)
PDF
(1418KB) (
9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大部分植物遗传转化都要使用选择标记基因,诸如抗生素、除草剂等来筛选转化子,由此而引起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消除转基因作物中的筛选标记,一种全新的策略即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该技术既能够减轻大众对转基因植物中含有选择标记基因而引起的恐惧,又能将多个基因逐个整合到同一作物以实现基因聚合。因此这种新策略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对获得无筛选标记转基因作物的一些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fat-1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杨慧婷, 王洪梅, 方永志, 刘文浩, 武建明, 何洪彬
2012, 0(12): 8-12.
摘要
(
311
)
PDF
(1275KB) (
9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染秀丽隐杆线虫fat-1 基因后的哺乳动物具备了将n-6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转化为n-3 PUFAs 的能力,可降低动物机体的n-6/n-3 PUFAs 比例。n-3 PUFAs 有益于人类健康,可减少多种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但人体内不能合成n-3 PUFAs,其必须依赖于富含n-3 PUFAs 的食品,fat-1 转基因动物将成为人类必需的n-3 PUFAs 的重要来源。对fat-1 及其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
杜伟, 崔海信, 王琰, 孙长娇, 赵翔
2012, 0(12): 13-18.
摘要
(
360
)
PDF
(1357KB) (
1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子载体法是一种低成本、简单快速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外源基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基因整合,一种是直接整合到精子的基因组中;另一种是通过精子携带进入卵细胞,然后整合到受精卵的基因组中。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利用精子载体法获得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但是基于精子在受精过程中,结合、内化、以及转运外源基因等方面能力的差异,转染效率仍有待提高。就利用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过程中,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分子机制和方法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系统RNA干扰及在昆虫中的应用
王会冬, 龚亮, 胡美英, 洪鹏
2012, 0(12): 19-24.
摘要
(
282
)
PDF
(1369KB) (
15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性是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在植物和线虫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即RNAi 沉默信号可以在细胞和组织间进行传递,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昆虫中也存在系统RNAi 现象。RNAi 技术对很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包括功能基因组学和害虫防治等领域。综述线虫,昆虫的系统性RNAi 研究概况以及RNAi 在昆虫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赵启明, 李范, 李萍
2012, 0(12): 25-32.
摘要
(
651
)
PDF
(2030KB) (
2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青素是植物花呈现不同色彩的物质基础,其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受到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5'-羟化酶(F3'5'H)、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DFR)、花色素苷合成酶(ANS)以及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等关键酶的控制。主要介绍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晶体结构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花色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花色改造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微生物转化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
胡晓清, 郭雯, 韩国强
2012, 0(12): 33-39.
摘要
(
421
)
PDF
(1408KB) (
25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活性氨基酸,微生物转化法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SAM 生产方法。综合近年来SAM 生产菌株的基因改造和发酵优化方面的进展,从提高SAM 合成酶表达和酶活、优化甲醇和甘油的流加方式、改善ATP 的生成和L-甲硫氨酸的补料、阻断下游代谢路径等方面,综述了促进SAM 合成及其积累的多重策略及机制。最后结合笔者多年研究实践,讨论了微生物转化生产SAM 的未来研究方向。
类弹性蛋白标签在重组蛋白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林衡, 许崇波, 孙利慧, 胡学军
2012, 0(12): 40-45.
摘要
(
654
)
PDF
(1435KB) (
18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弹性蛋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重组蛋白分离纯化标签。这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多肽是由五肽重复序列单元(VPGXG)串联组成,具有温度诱导的可逆相变特性。ELP 与目的蛋白融合后,赋予重组蛋白相类似的可逆相变性质。多次可逆相变循环(inverse transition cycling,ITC)之后,就可以从蛋白溶液混合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出ELP 融合蛋白,再经特异性酶切或者改变环境条件引发内含肽发生自我剪切去除ELP 标签,从而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实现简单快速分离纯化重组蛋白。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原核大肠杆菌和植物表达系统中。大肠杆菌表达ELP-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最高产量可达1.6 g/L。这种非色谱分离纯化重组蛋白的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操作快速、成本低、易于扩大等优点。重点从该技术的原理、技术路线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技术与方法
从宏转录组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马述, 刘虎虎, 田云, 卢向阳
2012, 0(12): 46-50.
摘要
(
539
)
PDF
(1362KB) (
3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宏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某一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群体生物全部基因组转录情况以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要概述宏转录组学的产生、研究策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转录组与RNA-Seq 技术
张春兰, 秦孜娟, 王桂芝, 纪志宾, 王建民
2012, 0(12): 51-56.
摘要
(
1353
)
PDF
(1420KB) (
85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组是特定细胞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或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 的集合。通过对转录组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体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构变异及发现新基因等。转录组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平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内容也在逐渐完善。RNA-Seq 作为一种新的转录组研究手段,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能够更为快速、准确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物体转录信息。主要比较近年来转录组研究的几种方法和几种RNA-Seq 的研究平台,并着重介绍RNA-Seq 的原理、用途、步骤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等内容,为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RNA干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于定群, 汤浩茹, 张勇, 陈清, 张晓楠, 余昊唯
2012, 0(12): 57-64.
摘要
(
291
)
PDF
(1404KB) (
10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 干扰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一种现象,它是由小干扰RNA 诱导的特异基因沉默。它是生物体抵抗异常的一种防御机制,同时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为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综述了RNA 干扰的作用机制、RNA 干扰的特点,以及近年来RNA 干扰在果树生长发育、抗病性、果实品质改良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RNA 干扰技术在果实品种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现代生物技术在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赵佳, 孙毅, 梁宏, 黄静, 杜建中
2012, 0(12): 65-70.
摘要
(
296
)
PDF
(1344KB) (
16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际微生物的定义为植物的根表及受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区域中的微生物群落。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是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对于微生物生态学与植物生态学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现代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对根际自然群落中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综述了目前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讨论。
研究报告
水稻转导外源总DNA 变异后代盐胁迫下株高及生理指标分析
肇莹, 王丽萍, 肖军, 王娜, 龚娜, 陈珣, , 杨镇, 王红, 杨涛
2012, 0(12): 71-75.
摘要
(
231
)
PDF
(2320KB) (
6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田间筛选的G 系列水稻耐盐新品系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的测定,进一步鉴定筛选的耐盐水稻的耐盐性。采用沙培法培养水稻幼苗,在水稻幼芽期和两叶一心期进行盐处理,设清水、0.3% NaCl、0.6% NaCl、0.9% NaCl 4 个浓度盐溶液浇灌植株。前者,待两叶一心期,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株高;后者,从浇盐水当天开始算起,分别测定第3 天和第6 天水稻的上述4 个指标。结果显示,G16、G20 这两个新品系在两个处理下都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加,MDA 含量逐渐降低,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低于对照G6 ;Pro 含量逐渐升高,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 ;SOD 活性先增强后减弱,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减小,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通过MDA 含量、PRO 含量、SOD 活性和株高的显著变化,由此得出田间筛选出的水稻G16、G20 的耐盐性都强于对照G6,从生理角度和形态学角度证实了田间筛选耐盐水稻结果的正确性,也证实了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SOD 活性和株高可以做为水稻耐盐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
稻属单拷贝核基因TPI序列分析及其在疣粒野生稻鉴定中的应用
宋云, 陈岩, 徐晗, 李明福, 刘仕琴
2012, 0(12): 76-81.
摘要
(
281
)
PDF
(1578KB) (
1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稻属(
Oryza L.
)及其近缘属等18 个禾本科植物单拷贝核基因TPI 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及序列差异,并设计鉴定疣粒野生稻(
O. granulata
)特异的分子标记。序列分析表明,栽培稻间TPI 基因序列碱基变异少,野生稻相对变异丰富,其中疣粒野生稻变异尤为明显,根据疣粒野生稻的TPI 基因序列特异位点设计引物,利用这一分子标记对疣粒野生稻进行准确鉴定。
适用于农杆菌侵染的玉米受体材料筛选
蒋惠泉, 任雯, 徐游, 张志方, 陈浩, 贺浩华, 赵久然, 刘亚
2012, 0(12): 82-87.
摘要
(
269
)
PDF
(1478KB) (
7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培育的14 个玉米新系为材料,对幼胚的Ⅱ型愈伤产率和愈伤再生率,以及幼胚和农杆菌共培养后幼胚的GUS 瞬时表达率进行统计,据此判断不同自交系在组织培养中的潜力,及其是否为农杆菌的易侵染材料,最终试验选出了zpm5 和zpm6两种既适合组织培养又对农杆菌敏感的基因型材料。在对成熟胚愈伤诱导率的统计中发现,成熟胚愈伤诱导率可以作为对幼胚愈伤诱导的预测手段,两者的愈伤诱导率呈正相关性。
建兰Actin 基因cDNA 全长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吴菁华, 吴少华, 杨超
2012, 0(12): 88-92.
摘要
(
253
)
PDF
(2265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单子叶植物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的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 和RACE 技术从建兰(
Cymbidium ensifolium
)中分离出Actin 基因cDNA 全长。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建兰Actin 基因长度为1 434 bp,编码区长度为1 134 bp,编码377 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
CeActin
,GenBank 登录号为JN613147。
CeActin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都较高,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采用半定量RT-PCR 技术分析
CeActin
在建兰各组织及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表明
CeActin
基因可作为内参基因。
VIGS 介导的番茄转录因子SlDREB2 基因的耐旱特征
于国红, 马雪峰, 徐娜, 辛世超, 程宪国
2012, 0(12): 93-100.
摘要
(
343
)
PDF
(2181KB) (
10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lDREB2
基因是利用rd29A 基因启动子的DRE 元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从番茄幼苗(丽春)cDNA 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属于EREBP 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基因。利用构建病毒VIGS 载体,分别用含pBINTRB6、pTV00∷
SlDREB2-1
和pTV00∷
SlDREB2-2
重组载体的农杆菌GV3101 菌液灌根与叶片注射法侵染番茄植株,转化7 d 后进行病毒DNA 检测与验证。测定了干旱胁迫下侵染成功的番茄植株与野生型株系的生理指标,并通过Real-time qPCR 分析了VIGS 介导的SlDREB2 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特征。番茄植株干旱3 周胁迫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番茄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水平要高于被VIGS 病毒侵染的番茄植株,而丙二醛水平要低于被侵染植株,并且指标显示被pTV00∷
SlDREB2-2
重组载体的农杆菌GV3101 菌液侵染的番茄植株抗旱性明显降低;复水1 周后,受VIGS 浸染株系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而可溶性糖与脯氨酸累积却低于野生型。Real-time qPCR 结果表明,经VIGS 病毒侵染过的番茄植株在胁迫处理时期SlDREB2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明显低于野生型株系,表明番茄
SlDREB2
基因保守域末端459 bp 的特异片段具有较显著的沉默效果,说明VIGS 介导的SlDREB2 基因的表达受干旱诱导,该基因可以作为抗旱型作物品种改良的有价值基因。
Bt 新型基因sip 的克隆、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艳杰, 李海涛, 刘荣梅, 高继国
2012, 0(12): 101-105.
摘要
(
394
)
PDF
(1724KB) (
9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杀虫晶体蛋白对农业害虫有特异的杀虫活性,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害,成为目前为止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杀虫剂。其中内毒素(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和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insecticidal protein,VIP)研究范围广、技术成熟,而分泌期杀虫蛋白(Secreted insecticidal protein,Sip)相关报道较少。为进一步发掘我国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菌株资源和新型基因资源,从不同生态环境中分离出400 株Bt 野生菌株进行sip 基因的克隆鉴定,其中Bt 野生菌株QZL26 扩增得到1 038 bp 的碱基的序列,编码345 个氨基酸,与Sip1A 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83%。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 注册,登录号为JQ965994。
山羊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施力光, 荀文娟, 周汉林, 侯冠彧, 岳文斌, 张春香, 杨茹洁
2012, 0(12): 106-113.
摘要
(
292
)
PDF
(2440KB) (
5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克隆山羊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基因cDNA 全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提取山羊睾丸中总RNA,利用RT-PCR 和RACE 技术,扩增山羊PHGPx 基因cDNA 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羊PHGPx 基因cDNA 序列全长844 bp,共编码199 个氨基酸;山羊与牛、猪、人和小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0% ;山羊PHGPx 蛋白二级结构功能区域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家族,预测23-24 和28-29 氨基酸位点有潜在的信号肽位点;UPGMA 算法构建该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山羊与牛先聚为一类,再分别与猪、鼠、人、鸡聚类,最后与蜜蜂聚类,与物种动物学分类基本吻合。首次克隆了山羊PHGPx 基因,具有GSH-Px 家族典型特征,研究结果将为PHGPx 基因表达分子调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水稻白叶枯病菌ahpC 基因转录单元分析和原核表达
王艳丽, 吴茂森, 田芳, 陈华民, 何晨阳
2012, 0(12): 114-119.
摘要
(
275
)
PDF
(1926KB) (
9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菌株PXO99
A
中克隆了H
2
O
2
降解基因
ahpC
,发现其编码的烷基过氧化氢酶
ahpC
在所测定的不同种病原细菌中的蛋白序列高度保守;采用RT-PCR 方法分析了基因的转录结构特征,发现
ahpC
基因与酶电子供体基因ahpF 组成了同一个转录单元;通过对ahpCp-lacZ 活性检测,发现该启动子活性显著地受转录调控因子OxyR 的正调控。此外,利用表达载体pET-28
a
(+)对
ahpC
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经诱导后获得了可溶性的靶蛋白,可用于后续的生物学功能的分析。
拟南芥BAND7 基因序列分析及相关突变体的生理功能研究
孙鸿举, 薛琼, 张彦桃, 王岩, 亢燕, 祁智
2012, 0(12): 120-124.
摘要
(
225
)
PDF
(1994KB) (
10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AND7 是具有SPFH 特征结构域的一类膜蛋白,同其他膜蛋白偶联,调节离子转运和信号转导,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动物细胞中。通过序列比对,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鉴定到4 个可能编码BAND7 蛋白的基因,其基因代码分别是At1g69840、At3g01290、At5g62740 和At5g51570。半定量反转录PCR 检测发现,它们在拟南芥的叶和根中都有表达,叶中的表达均高于根。通过PCR 检测,获得基因At1g69840 和At5g51570 的T-DNA 插入敲除型纯合突变株SALK_088328 和SALK_104547。通过对比野生型植株和基因敲除突变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根长和鲜重方面的差异,证明植物BAND7 基因 At5g51570 参与了植物钙离子的吸收过程。
南疆PRRSV ORF3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赵丽, 刘永宏, 陈兖州, 温雅琴, 刘博, 李江涛, 崔浩然, 程波, 张春光
2012, 0(12): 125-130.
摘要
(
247
)
PDF
(1532KB) (
7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掌握南疆PRRSV 流行毒株特点,为南疆PRRS 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克隆和测序获得了5 个南疆PRRSV ORF3 基因全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 个南疆PRRSV ORF3 基因长度均为765 bp,他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0.3%-99.5% ;与欧洲型代表株LV 株、美洲型代表株ATCC VR-2332 株、中国代表株CH-1a 株和中国HP-PRRS 代表株JXA1 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1.2%-62.2%、88.6%-89.2%、92.5%-95.8% 和90.5%-99.2% ;与中国猪养殖场常用的几种弱毒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7.8%-99.6% ;与美洲型毒株和欧洲型毒株氨基酸同源性为80.3%-99.2% 和53.5%-55.1% ;本研究的5 株南疆PRRSV 均属于美洲型亚群Ⅱ毒株。利用南疆PRRSV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为南疆PRRS 防制疫苗的选择等做进一步的调整或指导奠定基础。
斑点叉尾鮰BPI抗菌肽的cDNA 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高北, 陶妍
2012, 0(12): 131-138.
摘要
(
242
)
PDF
(2235KB) (
6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杀菌/ 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是生物机体细胞中表达的一种能够特异性杀灭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类蛋白,该蛋白包括氨基端和羧基端两个结构域,其中氨基端结构域主要承担杀菌和中和内毒素的功能。参考已经报道的对人类BPI 进行重组DNA 表达的研究结果,首先通过RT-PCR 和巢式PCR 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鳃中克隆了编码BPI 氨基端活性结构域的cDNA 片段“BPI
Ntd
”,该片段由175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63 个氨基酸残基在空间上形成一个非极性的脂质结合袋,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上脂多糖(LPS)结合,从而改变细菌膜的通透性,达到杀菌的效果。根据斑点叉尾鮰与其他生物之间BPI 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发现氨基端存在40 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其中9 个高度保守的残基位于脂多糖结合区域内。为了进一步建立原核表达系统,根据pET-32
a
(+)和pET-28
a
(+)两种质粒的不同特点,选择其作为原核表达质粒,将“BPI
Ntd
”片段分别插入两种质粒,通过菌落PCR、EcoR I 和Hind III 双酶切反应以及DNA 测序等方法,证明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a
-BPI
Ntd
”和“pET-28
a
-BPI
Ntd
”已被成功构建。
植物甜蛋白
des
-pGlu1-Brazzein 基因在乙醇氧化酶缺陷型甲醇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徐婷婷, 陈锐博, 暴元元, 赵卫东, 郑振宇, 李春丽
2012, 0(12): 139-143.
摘要
(
280
)
PDF
(1587KB) (
6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
Bgl
Ⅱ酶切重组表达载体pPIC9K-Bra,纯化后电击转化甲醇酵母菌GS115,构建乙醇氧化酶缺陷型表达菌株GS115-pPIC9K-Bra,筛选鉴定后,以0.5% 的甲醇进行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约占上清总蛋白的95%,纯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甜度。成功构建了乙醇氧化酶缺陷型的甲醇酵母表达菌株,为深入研究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株产L-谷氨酸氧化酶的链霉菌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分析
卢婵, 郑璞, 孙志浩
2012, 0(12): 144-149.
摘要
(
282
)
PDF
(1846KB) (
8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 苯酚显色反应,从土壤中分离出产酶菌株Str-6。通过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将其鉴定为山丘链霉菌。其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株所产L-谷氨酸氧化酶为胞外酶,28℃培养36 h 时产酶酶活达到0.023 1 U/mg 蛋白,对L-谷氨酸具有较强的底物专一性。酶作用最佳反应pH 为6.0,反应温度为35℃。在pH6.0-7.0 和温度35-40℃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一株具有IMPDH抑制活性的稀有放线菌的筛选和鉴定
袁丽杰, 刘爱华, 张玉琴, 余利岩, 王茜, 张月琴
2012, 0(12): 150-155.
摘要
(
236
)
PDF
(1534KB) (
8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重庆南川药用植物乌头根际土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IMPDH)抑制活性的根际稀有放线菌株。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及16S rR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等多相分类特征研究,确定I06-03147 属于动孢囊菌属(
Kineosporia
)的菌株。
一株油藏耐热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何华, 乔发东, 安明理, 何蔚荭, 杜迅, 贾彬, 王亚南
2012, 0(12): 156-162.
摘要
(
256
)
PDF
(1612KB) (
9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中原油田高温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能在55℃高温条件下利用石油烃类生长的耐高温菌株P98-18A1。基于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通过菌株对原油及部分烷烃降解试验得出,该菌株在适宜条件下,能有效地利用C6-C16 的正构烷烃生长,对链长大于C16 的烷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利用能力。
一种改良的热酚法高效快速提取酿酒酵母总RNA
李维维, 顿宝庆, 王智, 曲娟娟
2012, 0(12): 163-166.
摘要
(
325
)
PDF
(1650KB) (
1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酿酒酵母单倍体CEN.PK1 与双倍体CEN.PK2 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热酚法,快速高效地提取酿酒酵母总RNA。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提取的酿酒酵母CEN.PK1 和CEN.PK2 的总RNA 经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为7.63 μg/μL 和3.77 μg/μL,OD260/280分别为2.10 和2.04,OD260/230 分别为2.32 和2.24,浓度与纯度均能达到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的要求。经PCR 与荧光定量PCR 检测,该方法提取的RNA 无DNA 污染,可作为PCR 反应的模板,与Trizol 方法提取RNA 相比,该方法不仅浓度高并且可将提取时间由常规的2.5 h 缩短为1.5 h,具有操作简单、 高质、高效等优点,经多次试验证明,此方法同样适用于酿酒酵母总RNA 的大量提取试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P2X7受体短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谭超, 韩莉, 神谢静
2012, 0(12): 167-172.
摘要
(
221
)
PDF
(1709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制备与鉴定鼠抗P2X7 受体的蛋白单克隆抗体。以人P2X7 受体的胞外段制备短肽作为抗原,皮下注射免疫Balb/c 小鼠。分离小鼠脾脏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培养,挑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制备和鉴定P2X7 其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获得1 株稳定分泌抗人P2X7 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抗类型重链为IgG1,轻链为κ ;该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效价为1∶6.4×10
4
;传30 代及液氮中保存6 个月,抗体效价稳定;Western blotting 检测证明该单抗与人细胞表面的P2X7 受体蛋白特异地结合。所制备的抗人P2X7 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为针对P2X7 受体为靶点的抗体药物的开发应用、疾病的辅助诊断奠定了基础。
基于条形码ITS2 序列的青天葵及其混伪品分子鉴别
黄琼林, 马新业, 何瑞, 詹若挺, 陈蔚文
2012, 0(12): 173-179.
摘要
(
275
)
PDF
(1842KB) (
8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青天葵及其常见混伪品的ITS2 序列,建立青天葵新型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植物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叶片DNA,一对通用引物PCR 扩增ITS2 基因片段并直接双向测序。采用DNAMAN、ClustalX 软件拼接比对序列,MEGA4.0 软件构建NJ 树,Schultz 等建立的数据库和网站预测ITS2 序列的二级结构。结果显示,获得的12 条ITS2 序列的长度范围为203-242 bp,GC 含量范围为53.1%-71.8%。所有样品ITS2 序列比对后的长度为249 bp,其中存在226 个变异位点。青天葵种间K2P 遗传距离(1.125)远大于种内K2P 遗传距离(0.004)。基于ITS2 的序列的NJ 树和二级结构均能直观地区分青天葵及其混伪品。
鼠伤寒沙门菌spvB 基因缺陷突变株的构建
邱桥成, 叶颖, 储元元, 廖莉, 吴淑燕, 黄瑞
2012, 0(12): 180-183.
摘要
(
324
)
PDF
(1755KB) (
8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度保守的
spvB
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ADP 核糖基转移酶活性,是导致受染后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毒力因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致病机制,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
spvB
基因缺陷突变株。根据GenBank 鼠伤寒沙门菌
spvB
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 设计PCR 特异性引物,获得
spvB
基因缺陷性核苷酸片段后连接至自杀质粒PGMB151。将构建的自杀载体导入含有
spvB
基因的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SR-11 中进行同源重组,PCR 筛选缺陷突变株。经PCR 和DNA 序列测定,成功获得了
spvB
基因缺陷的鼠伤寒沙门菌突变株。
趋磁菌AMB-1 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理活性研究
王齐磊, 李相前, 徐琳寓, 薛业敏
2012, 0(12): 184-191.
摘要
(
249
)
PDF
(2067KB) (
7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减轻超阳阴离子O
2
-
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提高菌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菌株的生理状态。利用PCR 技术,将趋磁菌AMB-1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fesod 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0b(+),并在
E.coil
BL21(DE3)有效表达。重组菌株BL21(DE3) / (pET-20b-fesod-histag)在0.6 mmol/L IPTG 诱导浓度下进行发酵培养,在生长前期2-14 h 生长速率优于对照组E. coli BL21(DE3) / (pET-20b)。通过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重组酶蛋白纯度达电泳均一,超氧化物歧化酶
fesod
活性最适作用温度为25℃,在25℃和45℃下酶热稳定较好,pH4.2-8.2 之间酶活力稳定。趋磁菌AMB-1 来源的Fe-SOD 作为一种抗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有效表达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宿主菌的生长情况。
信息交流
2012 年度生物学研究重大突破
梁文星
2012, 0(12): 192-192.
摘要
(
178
)
PDF
(1214KB) (
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2012 年12 月21 日出版的最后一期《Science》公布了本年度的10 项重大科学突破,其中生物学相关部分简介如下。1. 单链DNA 基因组测序技术;2. 定向基因组工程;3. 基因组解码工程;4. X- 射线激光测定蛋白质结构;5. 干细胞形成卵子
目录
2012年中目录
2012, 0(12): 193-203.
摘要
(
144
)
PDF
(1438KB) (
18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