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晓敏, 李巧云, 晏月明. 蛋白质组技术及小麦蛋白质组研究 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05(3):100-105.
[2] 党根友, 冯佰利, 高小丽, 等. 芸豆种子蛋白组分及其在种子萌 发过程中的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08(5):85-88.
[3] 程思思, 乙引, 张习敏, 等. 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应答非生物 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 1135-1138.
[4] 田梦雨, 李丹丹, 戴廷波, 等. 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 的形态生理差异[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41-47.
[5] 马俊会, 杨华瑞, 许喜堂, 等. PEG-6000 胁迫对小麦三叶期蛋 白表达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5):858-862.
[6] 刘卫, 陈蕊红, 张改生, 牛娜. 小麦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花 药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J]. 遗传, 2008(8):1063-1068.
[7] 蒋际谋, 刘浩, 王玲霞, 等. 龙眼种子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 优化[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 4 :275-279.
[8] 黄荟, 姜孝成, 程红焱, 宋松泉. 种子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 2008, 5 :597-607.
[9] 徐晓燕, 郑蕊, 李春梅, 等.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差异蛋白 质组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11):1106- 1112.
[11] Zhang YX, Wang Z, Xu J.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ehydri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plant[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7, 17(3):237-246.
[12] 倪张林, 魏家绵. ATP 合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J]. 植物生理 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5):367-374.
[13] 耶兴元, 马锋旺. 植物热激蛋白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 2004(2):109-114.
[14] PhangTH, Shao G, Lam HM. salt tolerance in soybean[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8, 50(10):1196-1212.
[15] Issa RJ.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for air-mist cooling between a stack of parallel plates[J]. J Thermal Sci, 2010, 19(3):253-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