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0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08-06-26
    论文
    植物NAC转录因子
    范伟;畅文军;张艳琳;张治礼;
    2008, 0(S1):  1-6. 
    摘要 ( 131 )   PDF (2671KB) ( 2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命过程依赖众多转录因子去调控基因的表达。NAC类蛋白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特有的、数量较多的转录因子家族。研究发现,拥有一个介导DNA结合的特有的N末端新转录因子折叠结构域和一个具有高度多样性的C端转录功能区是这类转录因子共同的结构特征。NAC转录因子不仅普遍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包括茎顶端分生组织、花器官的发育、侧根的形成、细胞次生壁的形成以及叶片衰老等,还参与了胁迫应答、激素调控以及诱导寄主对病原菌侵染产生抗性等过程。本文综述了植物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以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生物技术通报》稿约 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2008, 0(S1):  2-2. 
    摘要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生物技术通报》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及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农、牧、林、渔及医学、轻化等领域中生物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的应用、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等。
    植物天冬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
    于妍;宋万坤;刘春燕;高运来;李文福;孙殿君;陈庆山;胡国华;
    2008, 0(S1):  7-11. 
    摘要 ( 171 )   PDF (2693KB) ( 8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天冬氨酸为前体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植物中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受天冬氨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些酶基因的克隆、在大肠杆菌和不同植物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物QTL定位常用作图群体
    蒋洪蔚;刘春燕;高运来;李灿东;张闻博;胡国华;陈庆山;
    2008, 0(S1):  12-17. 
    摘要 ( 219 )   PDF (2603KB) ( 7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大多重要农艺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基因之间及基因与环境之间都会发生互作,这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好的QTL作图群体,是研究QTL间的互作、QTL与环境的互作、QTL定位以及基因克隆的最根本保障。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QTL定位的作图群体也在不断的发展并逐渐满足研究者对于QTL的精细定位及基因克隆等研究的进一步要求。文章主要综述了作物QTL定位常用作图群体的构建及优缺点。
    大豆饱和脂肪酸组分改良研究进展
    宋万坤;于妍;高运来;姜威;刘春燕;孙殿君;陈庆山;胡国华;
    2008, 0(S1):  18-21. 
    摘要 ( 90 )   PDF (2635KB) ( 2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遗传改良豆油中脂肪酸含量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并有3个油分改良的大豆品种已经商品化,其油分中亚麻酸的含量已经从原来的8%降到了1%,油酸含量也已从25%增加到80%,棕榈酸从11%降到小于4%。传统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是遗传改良大豆油的手段。阐述了遗传改良、基因型和表现型的选择等多方法对脂肪酸的影响,总结了大豆饱和脂肪酸组翻改良的主要进展。
    分子标记育种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陈昌嫱;覃道攀;张志罡;
    2008, 0(S1):  22-24. 
    摘要 ( 101 )   PDF (2381KB) ( 2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利用外源基因培育优良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育种在我国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我国在分子标记育种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对分子标记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灿东;刘春燕;蒋洪蔚;张闻博;陈庆山;胡国华;
    2008, 0(S1):  25-29. 
    摘要 ( 104 )   PDF (2687KB) ( 4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确而有效的定位农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是植物分子育种的核心,传统的QTL定位群体遗传背景复杂,受群体大小和统计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难以达到QTL精细定位。随着分子标记技术、计算机统计软件及分子辅助选择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QTL定位群体脱颖而出,这就是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hromosome Segment Introgression Lines,CSILs)。它不但能有效消除"遗传背景噪音"对QTL定位的干扰,还能够在群体中挖掘出大量的有利隐蔽基因,对农作物遗传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有巨大贡献。对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优越性,应用范围以及应用前景作以综述。
    食药用真菌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苗元振;张红燕;薛宏伟;贾乐;
    2008, 0(S1):  30-33. 
    摘要 ( 161 )   PDF (2470KB) ( 8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药用真菌多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目前正成为国内外众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食药用真菌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及其构效与量效关系,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褐藻糖胶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刘书琦;张文清;沈方红;
    2008, 0(S1):  34-37. 
    摘要 ( 142 )   PDF (2573KB) ( 9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褐藻糖胶是一种从褐藻中提取的硫酸多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许多药用功能。近年来有关褐藻糖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就其组成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线粒体的生理生化功能概述
    刘晓华;董袆婷;金尔光;孙仁利;王定发;夏瑜;陈橙;凌明湖;
    2008, 0(S1):  38-40. 
    摘要 ( 157 )   PDF (2465KB) ( 3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参与细胞内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氧化磷酸化等多项重要的生理和生化过程。就线粒体的结构、功能、研究概况等进行阐述,阐明研究线粒体的意义。
    绵(山)羊基因组信息研究新进展
    张春艳;杨利国;
    2008, 0(S1):  41-47. 
    摘要 ( 108 )   PDF (3166KB) ( 4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猪、牛等家畜相比,绵(山)羊基因组研究相对较慢,商品化芯片尚未诞生,制约了绵(山)羊基因功能及经济性能的研究。主要对绵(山)羊基因图谱、基因序列、基因标记等基因组信息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绵(山)羊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提供信息依据、为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多倍体经济贝类的育种研究现状
    张红云;严正凛;
    2008, 0(S1):  48-52. 
    摘要 ( 126 )   PDF (2546KB) ( 4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水经济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贝类育种、育苗对提高重要经济贝类的产量和质量意义重大。多倍体育种作为贝类育种的方法之一,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诱导出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好的三倍体贝类,以提高群体生长速度,改善经济性状,增强养殖生物的抗逆性。对多倍体贝类的亲贝培育、育种原理、诱导方法、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学性状作了综述,最后探讨了多倍体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PBAN/pyrokinin神经肽类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鲁玉杰;郭云峰;
    2008, 0(S1):  53-58. 
    摘要 ( 119 )   PDF (2469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胚胎发育、蜕皮变态、滞育、迁飞、代谢、生殖等都离不开神经肽的调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heromone biosynthesis activating neuropeptide,PBAN)和Pyrokinin神经肽是C端具有五肽FXPRL(X=S,V,T,G等)(苯丙-X-脯-精-亮氨酸)序列的一类神经肽,在昆虫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性信息素的合成、控制表皮色素、促进胚胎滞育和刺激内脏肌肉收缩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近几年对PBAN/pyrokinin神经肽的鉴定、加工、作用和降解方式的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为研制高效、低毒、专一性强、无公害的杀虫剂提供了思路。介绍了PBAN/pyrokinin神经肽类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PBAN/pyrokinin神经肽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的研究进展
    朱振洪;余勤;万海同;
    2008, 0(S1):  59-62. 
    摘要 ( 123 )   PDF (2445KB) ( 3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穿透性强、免疫源性低、低成本生产的优点,并且可与毒素、放射性核素、酶、细胞因子等结合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近几年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纳米医药学基本原理
    张英鸽;
    2008, 0(S1):  63-70. 
    摘要 ( 196 )   PDF (2673KB) ( 4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技术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医药学的一个新的分枝。这一新的分枝称之为纳米医药学。纳米医药学中主要应用纳米粒子的三种基本功能:靶向作用、缓控释作用和跨生物屏障作用。目前对纳米技术应用研究较多的医药学领域包括用纳米材料制备人工生物结构、重大疾病的治疗及诊断。本文就有关方面进行最简要的讨论。
    β-TCP三维支架用于骨髓间充质干/基质细胞的研究最新进展
    杨柳;孙海英;胡诗宇;齐念民;
    2008, 0(S1):  71-75. 
    摘要 ( 153 )   PDF (2596KB) ( 4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TCP(β-磷酸三钙)是一种近年来研究渐热的人工合成生物陶瓷材料,该原料制备的生物载体具有高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吸收性、自发诱导骨细胞分化和扩增等优势,因此多用于骨损伤修复领域。将β-TCP作为三维支架材料的主料进行体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基质细胞(MSC)并进行成骨分化检测或移植修复骨损伤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无论是以β-TCP为支架影响MSC成骨分化的因素和工艺基础研究;还是在移植修复骨损伤方面;甚至三维灌注进行工业化扩增,均显示该材料颇具应用价值。拟围绕上述领域简要介绍和评述国内外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重寄生菌哈茨木霉的研究及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
    石一珺;申屠旭萍;俞晓平;
    2008, 0(S1):  76-78. 
    摘要 ( 139 )   PDF (2404KB) ( 6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国内外对哈茨木霉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包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蛋白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抗生素,以及哈茨木霉菌生防产品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其在植病生防中的研究展望。
    天然真菌与人工发酵制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概况
    游明乐;
    2008, 0(S1):  79-89. 
    摘要 ( 127 )   PDF (3084KB) ( 5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理分析有关真菌及其生物技术制品生物活性的研究文献,发现真菌类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目前已被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是多糖类、三萜类、核苷类以及多肽类等天然化合物。尤其是作为真菌细胞结构物质的高分子多糖体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显着的影响。如在保护机体免疫器官、增加免疫器官重量,以及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T细胞、B细胞、红细胞、NK细胞、LAK细胞、补体系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一氧化碳等多项或单项免疫功能具有显着的增强或调节作用。在抗病毒与抗肿瘤免疫等方面显示出自身特点和优势。虽然也有一些真菌及其提取物被证明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显着的、与药物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但并未发现对机体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有任何的毒副反应。作者拟将20年来有关真菌及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并按免疫功能分类进行了综述,对相关问题在文后还作了讨论,以期为真菌类药物在医学上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思路。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产电微生物和阴极受体特性及研究进展
    付洁;赵海;靳艳玲;甘明哲;
    2008, 0(S1):  90-94. 
    摘要 ( 135 )   PDF (2526KB) ( 2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根据电子传递方式阳极产电微生物分为无需中间体微生物和需中间体微生物。对阴极进行不同反应所涉及的最终电子受体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发酵琥珀酸的研究进展
    郑璞;孙志浩;倪晔;刘璇;
    2008, 0(S1):  95-101. 
    摘要 ( 189 )   PDF (2754KB) ( 4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琥珀酸是一种重要的C_4平台化合物,生物基琥珀酸可作为合成大宗化学品的起始原料,在食品、医药、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动植物生长刺激物剂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可再生原料出发,发酵过程固定CO_2,使得微生物发酵生产琥珀酸具有良好的环境优势,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围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对琥珀酸生产菌的选育、其代谢机理与产酸条件、发酵过程工艺、产品提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微生态系统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程佳月;张宁波;彭克美;靳二辉;王云;
    2008, 0(S1):  102-104. 
    摘要 ( 154 )   PDF (2317KB) ( 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微生态系统和微生态制剂的定义;概述了口腔、咽部、及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概述了胃肠道内微生物群的种类、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针对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的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和种类。并对未来微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应用领域做出了展望。
    加强福建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刘瑜;
    2008, 0(S1):  105-108. 
    摘要 ( 92 )   PDF (2482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剖析了现阶段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福建全省范围内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利用DNA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芍药属植物栽培品种的分类鉴定方法
    索志立;
    2008, 0(S1):  109-112. 
    摘要 ( 99 )   PDF (2586KB) ( 5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利用DNA ISSR分子标记逐级区分品种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ISSR引物的设计与实验筛选,取得了进展。该方法类似于经典的植物形态检索表式的分类策略,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基因组DNA分子性状作为品种分类的依据,即"ISSR引物结合位点"与"DNA ISSR片段长度差异"的组合信息。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鉴定品种,而且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富含遗传变异信息的0、1矩阵,通过运算揭示品种间的遗传关系与演化规律。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对于建立客观、科学的牡丹及芍药品种分类体系,对于芍药属品种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加大支持力度推进其实际应用。
    果树胚挽救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高清华;叶正文;殷丽青;郑宏清;
    2008, 0(S1):  113-116. 
    摘要 ( 119 )   PDF (2674KB) ( 6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胚挽救技术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胚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胚挽救技术培育果树新种质应用方面的不足和研究热点。
    应用生物技术保存地方猪种种质资源研究
    张德福;戴建军;吴彩凤;杨山亭;王磊;殷方芝;
    2008, 0(S1):  117-120. 
    摘要 ( 116 )   PDF (2418KB) ( 2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许多突出特性的品种,受到国内外养猪业者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猪种濒临绝种。生物技术的发展给地方猪种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带来了希望。结合课题组近年来来的相关工作,概述了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概况及保种的迫切性,冷冻保种研究现状及地方猪种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主要技术,包括猪种配子和胚胎冷冻技术、基因组DNA库、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其在长期保存种的作用。
    生物技术在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袁世斌;
    2008, 0(S1):  121-124. 
    摘要 ( 172 )   PDF (2544KB) ( 4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植物提取和植物稳定等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等生物技术在放射性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microRNA的实验和生物信息学开发方法
    王晶;朱荣胜;宋万坤;张闻博;刘春燕;胡国华;陈庆山;
    2008, 0(S1):  125-130. 
    摘要 ( 124 )   PDF (2673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croRNA是一类约22nt的内源小分子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它通过与靶基因互补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ircroRNA研究的越发深入,越来越多的mircroRNA被开发出来。本文结合了mircroRNA的生理特点,从RNA、DNA和生物信息学预测这3个方面归纳总结有关开发microRNA的方法,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些研究方法的分类总结,不但为mircroRNA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利于新技术的研发。
    RACE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沈元月;
    2008, 0(S1):  131-134. 
    摘要 ( 149 )   PDF (2374KB) ( 3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即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是一种快速扩增cDNA的5′和3′末端的有效方法,在扩增全长cDNA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RACE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优化RACE技术几个关键环节。最后展望了RACE技术的发展。
    基因组改组技术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芦志龙;吴冰;袁尔东;蔡俊鹏;
    2008, 0(S1):  135-140. 
    摘要 ( 201 )   PDF (3044KB) ( 8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enome shuffling(基因组改组)技术是借助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策略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遗传改良的一种新兴微生物育种方法。自2002年首次被用来培育tylosin高产菌株以来,目前已为育种工作者广泛采用。对Genome shuffling技术的原理及最近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局限性,并展望了其发展的趋势。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技术及应用
    高荣凯;赵晓航;王琰;
    2008, 0(S1):  141-143. 
    摘要 ( 125 )   PDF (2368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技术是在传统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将噬菌体感染力的恢复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偶联起来进行筛选,有效提高了筛选效率,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本底,为后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方法,特别是体内法在理论上适合于库-库筛选,更具有应用价值。
    军曹鱼肌生成抑制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锐;孙美榕;邓思平;刘楚吾;黄燕;杜慧;绍陈红;
    2008, 0(S1):  144-148. 
    摘要 ( 133 )   PDF (2673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生成抑制素(Myostation,MSTN)是一种骨骼肌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其生物功能主要是抑制骨骼肌的生长。肌生成抑制素的活性降低或丧失,可使肌肉与其他组织的比例大大提高,因此在动物育种和医疗上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包括鱼类在内的20多种脊椎动物的MSTN cDNA已经得到克隆和测序。本实验依据已知的鱼MSTN cDNA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分别从军曹鱼基因组中扩增出一个约1000bp的特异片段和300bp片段,所得目的片段回收纯化,将其酶切产物连接到pMDl8-T克隆载体上,转化入JM109感受态细胞中,挑取阳性克隆进行转化子鉴定,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证明成功地克隆了军曹鱼肌生成抑制素基因。
    人GPR81-Gi1α融合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优化
    吴芳明;韩春光;彭明丽;黄琳仪;王琼;朱欣凯;刘永学;
    2008, 0(S1):  149-154. 
    摘要 ( 125 )   PDF (2806KB) ( 3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建立获得融合蛋白GPR81-Gi1α的方法和最优条件。采用RT-PCR从人胚胎肾及大脑组织总RNA中分别扩增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GPR81和Gi1α的完整表达序列(分别为1 041bp和1 065bp),并构建各自的重组质粒pcDNA3.1(+)-GPR81及pcDNA3.1(+)-Gi1α,再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运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得到融合基因GPR81-Gi1α,测序无误后将融合基因与pFASTBac1重组得重组质粒pFASTBac1-GPR81-Gi1α,而后转化DH10Bac,使该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发生特异性的转座和病毒重组,获得杆状病毒表达穿梭质粒pBacmid-GPR81- Ci1α,再将该重组杆粒转染昆虫sf9细胞,获得含杆状病毒的细胞分泌上清,以上清在不同条件下(包括不同感染时间、滴度等)感染sf9细胞以优化融合蛋白在昆虫sf9细胞的表达条件。结果表明,感染72h且感染强度moi为5时是融合蛋白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的理想条件。该表达体系的建立及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保证了足量GPR81- Gi1α融合蛋白的制备。
    人肝癌血清对人体胚胎干细胞文库的筛选及方法改进
    孙泽峰;郭雪婷;李雅娟;程学远;周素芳;
    2008, 0(S1):  160-164. 
    摘要 ( 111 )   PDF (3074KB) ( 3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人肝癌血清从人体胚胎干细胞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肝癌相关抗原,并对SEREX条件方法的改良作进一步的探索。将已构建好的人胚胎干细胞cDNA表达文库进行滴度计算。利用3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结合SEREX技术,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文库中的相关抗原做血清学免疫筛选。同时,对SEREX技术贴膜条件及假阳性的排除方法进行改良。cDNA表达文库滴度为3.8×10~8pfu/ml,筛选出阳性克隆有31个。从人胚胎干细胞cDNA表达文库中能筛查到部分有效的肝癌肿瘤相关抗原,为后续工作提供宝贵资料。
    中风易感性与候选基因SNP位点关联研究
    张小燕;胡木林;周才秀;王忠;陈沁;
    2008, 0(S1):  165-171. 
    摘要 ( 130 )   PDF (2885KB) ( 3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中风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人群中分布情况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识中风发病机制及提高防治能力。该研究用寡核苷酸芯片方法检测了8个多态性位点与中风易感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寡核苷酸芯片技术作为一种很好的基因分型方法,具有高通量、平行性、微量化、自动化和快速灵敏等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基因分型平台的建立;实验初步发现与中风易感性相关的有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OR=3.437,CI=1.211,9.709),载脂蛋白E(APOE)基因cys158arg (OR=9.434,1.686-83.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OR=2.591,1.002-6.711),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OR=0.213,0.057-0.799)。
    重组单抗药物的肽图分析
    魏敬双;程立均;刘进怀;贾茜;
    2008, 0(S1):  172-175. 
    摘要 ( 215 )   PDF (2515KB) ( 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重组单抗药物的肽图分析方法。在变性条件下向抗体溶液加入还原剂,打开抗体内部所有交联的二硫键,再加入烷基化试剂封闭所有的自由巯基,使抗体分子在溶液中以游离伸展肽链的形式存在。加入胰蛋白酶,将充分伸展的肽链酶解成小的肽段。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层析分析肽图谱。对连续3批中试产品及理化测定对照品进行肽图分析,各样品均能酶解完全,批间肽图谱一致。该方法实用有效,适于进行重组单抗等结构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药物的肽图检查分析。
    CFP-10/ESAT-6特异性IFN-g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研究
    陈颖钰;詹枝华;郭爱珍;项杰;邓铨涛;曾庆志;杜义祥;周金海;魏武;童庆伟;陈焕春;
    2008, 0(S1):  176-180. 
    摘要 ( 95 )   PDF (2483KB) ( 4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期研究已经建立了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释放反应,本研究旨在证实该方法在活动性肺结核及结核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实验对象包括111例当地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病例组)及283例某大学入学新生(健康对照者)。采集肝素抗凝血,分别加入含结核菌抗原CFP-10/ESAT-6、植物血凝素及无刺激物(PBS)的细胞培养孔中,培养过夜,次日收集血清,进行IFN-γ检测。同时,对其中58位病人志愿者及46位健康对照志愿者进行了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率分别为79.3%(46/58)和76.1%(35/46),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PPD皮内变态反应不能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检测。病例组IFN-γ体外释放反应的阳性率为95.5%(106/111),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16.3%(46/283),两组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表明IFN-γ体外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95.5%)与良好的特异性。在健康组中,IFN-γ体外释放反应与PPD皮内变态反应的总符合率为50.0%,且IFN-g体外释放反应阳性者中,83.3%为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在病例组中,二者的总符合率为72. 4%,IFN-g体外释放反应阳性者中,77.8%为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CFP-10/ESAT-6特异性IFN-γ体外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PPD皮内变态反应由于受卡介苗免疫等因素影响在我国不能用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与结核菌感染。
    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水稻“培矮64S/Nipponbare”F_2、F_6群体的遗传结构
    梁永书;李艳萍;孙海波;邹美智;王胜军;苏京平;阎双勇;王景余;刘学军;
    2008, 0(S1):  181-187. 
    摘要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的构建与遗传结构分析是利用该群体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选用157对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且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培矮64S/Nipponbare"F_2群体(180个株系)和F6群体(330个株系)进行分析,分别对单个微卫星位点的群体分布、株系的遗传成分以及纯合进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遗传位点和各株系的遗传成分表现连续分布,一些位点呈显着或极显着偏分离,双亲对株系呈不同的遗传贡献率,某些株系对亲本具有偏爱性;各位点和株系的纯合进度呈连续分布,分别与F_2、F_6杂异位点呈极显着正、负相关。这将有助于我们充分的认识籼粳交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并为群体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napin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刘建民;李运涛;甘露;李红;栗茂腾;
    2008, 0(S1):  188-191. 
    摘要 ( 157 )   PDF (3312KB) ( 4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pin是一个重要的种子贮藏蛋白,它以组织特异性方式表达形成。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克隆了napin基因启动子,测序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全长1 135bp,含有启动子特有的TATA-box等调控元件。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拟南芥、萝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napin基因启动子之间既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别。通过进化分析,指导我们在油菜脂肪酸改良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启动子在脂肪酸改良方面可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转基因油菜“超油1号”昆虫的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王连平;陶荣祥;王汉荣;胡张华;茹水江;郝中娜;方丽;郎春秀;
    2008, 0(S1):  192-196. 
    摘要 ( 129 )   PDF (2549KB) ( 3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括转基因油菜"超油1号"、受体油菜"浙优油1号"、非受体油菜"浙双72"等3个油菜品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显示,蚜虫、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7种油菜主要昆虫的发生情况,转基因油菜与其受体油菜均无显着性差异;转基因油菜与其非受体油菜,蚜虫以前者为多,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6种昆虫则无显着性差异。初步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转入基因不影响油菜上主要昆虫的多样性,转基因油菜通过改变其非靶标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可观改变的风险很小。
    黑籽南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设计优化
    曹晖;杨正安;韩曙;蔡晓琳;张应华;
    2008, 0(S1):  197-199. 
    摘要 ( 103 )   PDF (2436KB) ( 3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云南个旧黑籽南瓜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固定反应程序,采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五因素(dNTPs,Mg~(2+),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建立起了适于云南黑籽南瓜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 2.5μl、0.15mmol/L dNTPs、2.5mmol/L Mg2+、0.40μmol/L引物、1.5U Taq DNA聚合酶、DNA模板15ng。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2℃退火45s,72℃延伸90s,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黑籽南瓜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香蕉抗病种质NBS类RGAs的克隆及相关序列差异分析
    徐金刚;向旭;蔡礼鸿;孟祥春;黄秉智;
    2008, 0(S1):  200-209. 
    摘要 ( 117 )   PDF (657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植物NBS类抗病基因保守氨基酸序列P-loop和疏水氨基酸GLPL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香蕉抗镰刀菌枯萎病(4号小种)材料GCTCV-119的基因组DNA及cDNA中扩增获得9个DNA片段和10条cDNA片段,均编码为通读的氨基酸序列,命名为"BR-1"-"BR-19",GenBank登录号依次为EF515833-EF515836, EU123871-EU123885。同源性分析表明,均与已报道的植物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具有P-loop(Kinase-1a)、Kinase-2、RNBS-B(Kinase-3a)以及GLPL等保守氨基酸序列,属于non-TIR-NBS类候选抗病基因。其中,BR-5和BR-6与番茄抗镰刀菌枯萎病番茄专化型I2、I2-1和I2-2基因聚为一类,可能与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相关。
    贴梗海棠组培中继代增殖条件的研究
    陈罡;叶景丰;马冬菁;宗绪岩;潘文利;
    2008, 0(S1):  210-212. 
    摘要 ( 123 )   PDF (2665KB) ( 3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贴梗海棠组培快繁中,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温度及光照对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贴梗海棠芽增殖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6-BA 0.5g/ml,NAA 0.5 g/ml为芽增殖的最佳浓度组合;最佳培养温度为25±2℃。
    不同生长日龄罗汉果中糖基转苷蛋白凝胶电泳分析
    刘金磊;卢凤来;周玉恒;李典鹏;
    2008, 0(S1):  213-215. 
    摘要 ( 110 )   PDF (2454KB) ( 4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不同日龄罗汉果内的主要糖基转苷蛋白进行分析,寻找罗汉果生长过程中皂苷形成的关键蛋白,为生物转化法生产罗汉果甜苷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一较清晰的罗汉果糖基转苷蛋白电泳图谱。据电泳图谱分析,初步得出罗汉果糖基转苷蛋白的内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汉果中存在多种糖基转苷蛋白,不同生长日龄罗汉果的糖基转苷蛋白也不一致,在几个关键时期糖基转苷蛋白变化特别明显。
    蟹味菇与棕灰口蘑氨基酸组分分析
    宋锡全;李海红;
    2008, 0(S1):  216-218. 
    摘要 ( 114 )   PDF (2393KB) ( 5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对蟹味菇和贵州产野生棕灰口蘑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来探求其在营养方面的价值。方法:采取酸水解法对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这两种食用菌中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占各自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为55.44%和39.44%;相同质量的二者相比较,棕灰口蘑中氨基酸总量明显少于蟹味菇的氨基酸总量。结论:这两种食用菌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开发应用价值。
    草坪草总RNA几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李聪;曾会明;韩烈保;
    2008, 0(S1):  219-223. 
    摘要 ( 128 )   PDF (2626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采用DEPC水法、TRIzol法、CTAB-LiCl沉淀法、SDS-酚法、SDS提取液抽提法以及异硫氰酸胍法等6种方法提取草坪草总RNA,通过检测对各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EPC水法是最经济、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并且提取的RNA质量较好、可靠性高、易于大量制备,是提取草坪草RNA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建议使用该方法。利用TRIzol法提取到的28S rRNA亮度约为18S rRNA的两倍,效果较好,操作简单,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CTAB-LiCl沉淀法、SDS-酚法、SDS提取液抽提法也获得较高质量的RNA,但存在不同程度的DNA污染。异硫氰酸胍法提取RNA有明显的蛋白质污染,且RNA部分降解,此种方法不予采用。
    长江源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优势植物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周国英;李天才;陈桂琛;马海;孙菁;
    2008, 0(S1):  224-228. 
    摘要 ( 116 )   PDF (2661KB)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长江源区紫花针茅草原的土壤和17种优势植物中15种元素的自然含量特征。植物中>1 000μg.g~(-1)的元素有Ca和Na,100~1 000μg.g~(-1)的元素有K、Mg、Mn、Fe、Li和Sr,10~100μg.g~(-1)的元素有Zn、Cu和Cr,<10μg.g~(-1)的元素有Ni、Co、Pb和Cd。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顺序为Ca>Fe>Mn>Mg>K>Li>Na>Sr>Cr>Zn>Cu>Ni>Co>Cd>Pb。植物和土壤中元素含量特点是Ca>K型。植物对于土壤元素的吸收能力大小顺序是:Na>Sr>K>Zn>Mg>Ni>Pb>Cu>Mn>Ca>Li>Co>Cd>Fe>Cr,植物对于Na吸收系数达到13.228,其富集能力明显大于其余14种元素。元素之间K的累积与其他元素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Na的累计也仅与Zn、Sr呈显着相关与其他元素无显着的相关关系,Pb和Na呈显着负相关。
    藏药山莨菪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徐文华;周国英;陈桂琛;孙菁;
    2008, 0(S1):  229-234. 
    摘要 ( 128 )   PDF (2961KB) ( 2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田间栽培两年生山莨菪幼芽(休眠芽)、带叶柄幼叶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培养分化芽的途径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MS基本培养基附加NAA0~1.0mg·L~(-1)+6-BA2.0~3.0mg·L~(-1)+ZT0~3.0mg·L~(-1),适于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附加2,4-D2.0mg·L~(-1)+NAA0.2mg·L~(-1)+6-BA0.2mg·L~(-1),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诱导率高达93.2%;1/2MS培养基附加NAA1.0mg·L~(-1)+3.0%的蔗糖,适于生根诱导,生根率为100%。
    不同产地水飞蓟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张媛;曹晓燕;王喆之;
    2008, 0(S1):  235-238. 
    摘要 ( 167 )   PDF (2637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水飞蓟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水飞蓟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adzu C18(150 mm×4.6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8:52: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7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对水飞蓟药材的指标成分水飞蓟宾进行了定性定量,并以相似度鉴别药材质量。结果建立了水飞蓟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经相似度计算11个不同产地药材之间的相似性均高于0.94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结论可靠,可用于不同产地水飞蓟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和质量评价,为有效控制水飞蓟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杜鹃红山茶花粉萌发力及贮藏耐性的研究
    李天菲;林田;徐碧玉;刘灶长;罗利军;
    2008, 0(S1):  239-243. 
    摘要 ( 116 )   PDF (2662KB) ( 5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3年生嫁接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花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下其萌发率呈抛物线型,花粉在15%蔗糖+0.02%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30℃的培养温度比25℃、20℃更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萌发。-20℃冷冻保存和液氮保存都是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长期保存的方式。
    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分离和鉴定研究
    郭伟鹏;吴清平;张菊梅;邓梅清;黄启红;
    2008, 0(S1):  244-247. 
    摘要 ( 123 )   PDF (1051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污染情况,本实验参照美国相关检验方法,对受微生物污染的果汁饮料进行耐热霉菌检验,将可疑的霉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共检出费氏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ischeri)、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以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3株耐热霉菌。通过查找其相关的背景资料,探讨饮料中耐热霉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为有效控制耐热霉菌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牛BVDV C_(24)V株P80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李正高;王维志;姜焱;张常印;吴晓丰;
    2008, 0(S1):  248-250. 
    摘要 ( 106 )   PDF (569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P8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引物,经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BVDV C_(24)V株细胞培养液中扩增出P80基因,大小为560bp。利用酶切方法把目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这为建立ELISA方法检测BVDV抗体奠定了基础。
    两广和云贵川等地区黄牛的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
    韩旭;王志刚;刘丑生;张桂香;宋卫涛;张自富;
    2008, 0(S1):  251-257. 
    摘要 ( 117 )   PDF (2745KB) ( 3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12对微卫星DNA标记,采用荧光-多重PCR技术,对11个中外黄牛品种的等位基因数、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杂合度进行分析,以Nei's遗传距离为基础,采用非加权组对算术平均法构建了聚类图。结果表明,11个黄牛品种首先分为中外两大类:Ⅰ类是我国地方黄牛品种,Ⅱ类是3个引进品种,其中8个地方黄牛品种又可分为两个分支,云贵川高原地区的5个品种关岭黄牛、昭通黄牛、宣汉黄牛、凉山黄牛和川南山地牛聚为一支,两广与江西的3个品种涠州黄牛、徐闻牛和吉安黄牛聚为另一支,两分支聚类与品种的地理分布区域相吻合。
    奶牛Y精子膜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李彦臻;刘畅;杨利国;
    2008, 0(S1):  258-263. 
    摘要 ( 120 )   PDF (2854KB) ( 7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实验旨在对奶牛Y精子膜蛋白的提取与SDS-PAGE分析,是分离纯化奶牛Y精子特异膜蛋白基础与关键。本实验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将精子膜与精子分离,分离后的精子膜粗品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纯化。纯化的精子膜经膜蛋白提取液(去污剂)提取,透析浓缩。经SDS-PAGE银盐染色,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地提取到膜蛋白,得到膜蛋白电泳图谱。BIO-RAD分析得知Y精子膜蛋白种类至少有10种,分子量范围为7.94kD~166.65kD,其中尤以15kD的蛋白含量最多。奶牛Y精子膜蛋白的提取与鉴定为深入研究Y精子特异膜蛋白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获得一种更经济、更安全、更有效的奶牛性别控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去信号肽蛋白二级构预测和B细胞表位分析
    金定恩;张力青;姚艳丰;韩丽;梁爱心;滑国华;杨利国;
    2008, 0(S1):  264-270. 
    摘要 ( 104 )   PDF (2959KB) ( 3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预测猪肌生成抑制素去信号肽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为生产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噬菌体抗体库、研制针对该基因的表位多肽疫苗、表位核酸疫苗等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猪肌生成抑制素去信号肽蛋白氨基酸序列,应用7种参数和方法分析预测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包括Garnier-Robson、Chou-Fasman、Karplus-Schulz、Kyte-Doolittle、Emini、Jameson-Wolf及吴氏综合预测方法。结果MSTN去信号肽蛋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其中B细胞抗原优势表位可能在1-11、41-55、57-64、62-90、99-104、138-144、193-200、202-212、235-243区段或其附近,此结果将为进一步鉴定和合成多肽疫苗和表位核酸疫苗制备抗猪MSTN蛋白抗体提供依据,并为研究MSTN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
    绵羊PrP前体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汉逊酵母中的初步表达
    兰邹然;王志亮;赵永刚;李金明;吴晓东;
    2008, 0(S1):  271-275. 
    摘要 ( 107 )   PDF (3047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已知的绵羊PRN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完整的PrP前体蛋白基因,将获得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得到插入PrP前体蛋白基因的pGEM-T-OPrP质粒,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用EcoRI和NotI从pGEM-T-OPrP上切下目的片段后,连接到汉逊酵母表达载体pFMDHZ-α-A中,通过PCR、酶切、插入鉴定保证正确插入后,经电转化将重组质粒pFMDHZ-α-A-OPrP转入多形汉逊酵母中,随后通过甲醇诱导进行表达。本研究表达的绵羊PrP前体蛋白,为绵羊痒的检测及诊断、PrP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与猪IgG Fc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融合表达
    张明富;陈汉阳;彭博;佟铁俦;陈焕春;郭爱珍;
    2008, 0(S1):  276-281. 
    摘要 ( 126 )   PDF (2948KB) ( 2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猪IgG Fc段基因及IBV 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猪肝组织总RNA为模扩增出猪IgG Fc基因,以含全长IBV M41 S基因的质粒为模板扩增出IBV S1基因,分别克隆至T载体。DNA测序表明,所获得的IBV S1基因大小为1.5 kb,IgG Fc大小为1kb,序列正确。将IBV S1与IgG Fc基因串连,插入含有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分泌信号肽序列(tP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A上,在HeLa细胞上进行瞬时融合表达。经免疫荧光和斑点杂交检测,表达产物同时具有IBV S1蛋白和IgG Fc活性。
    微卫星标记与灵昆鸡体重、体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袁青妍;虞德兵;吴春琴;沈军达;陶争荣;王德前;李国勤;田勇;原爱平;宋显章;刘素珍;卢立志;
    2008, 0(S1):  282-286. 
    摘要 ( 111 )   PDF (2645KB) ( 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30只灵昆鸡采用1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其与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和胫围等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灵昆鸡的体重与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胫长差异极显着(P<0.01);体斜长与胸宽、胸深、龙骨长、胫长差异极显着(P<0.01),与胫围差异显着(P<0.05);胸宽与龙骨长、胫长差异极显着(P<0.01),与胸深、胫围差异显着(P<0.05);胸深与龙骨长、胫长、胫围差异极显着(P<0.01);龙骨长与胫长、胫围差异极显着(P<0.01);胫长与胫围差异极显着(p<0.01);骨盆宽除了与胫围显着相关(P<0.05)外,与其余性状均无显着相关(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2个微卫星座位中,只有MCW0165座位的不同基因型对8个性状差异均不显着(P>0.05);其余座位的不同基因型对一个或多个性状差异均显着或极显着。经多重比较发现,每个性状受到多个基因座的影响。
    一种简便的适合抱卵孵化甲壳动物的转基因方法
    杨晓菁;王玉凤;
    2008, 0(S1):  287-290. 
    摘要 ( 105 )   PDF (2520KB) ( 3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转基因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许多抱卵孵化的甲壳动物,许多已有的转基因方法不可行或不易操作。在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基因改良过程中,通过精荚微注射(spermatophore-microinjection, SMI),将目的基因直接注射到交配后的雌虾胸部腹面的精荚中,再由精子介导的简便高效的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到罗氏沼虾的胚胎中,获得了16%以上的基因转移率。这一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抱卵孵化的甲壳动物的分子遗传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以及育种工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密码子优化小鼠socs-1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龚桂花;刘艳;胡又佳;朱春宝;朱宝泉;
    2008, 0(S1):  291-295. 
    摘要 ( 99 )   PDF (3288KB)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已报道的小鼠socs-1基因序列,依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并采用重叠PCR法合成了全长693bp的socs-1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表达载体pET-SOCS1。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显示此密码子优化后的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检测
    牛星;韦平;
    2008, 0(S1):  296-300. 
    摘要 ( 136 )   PDF (2870KB) ( 3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SNV株前病毒cDNA全基因组克隆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病毒囊膜糖蛋白env基因部分片段。将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进pGEX-6P-1载体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下游,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宿主菌BL21中,在1.0mmol/LIPTG(37℃)诱导下,env基因部分片段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2kD,并经Western-blot检测,发现在72kd目标条带处呈现一棕红色印迹。
    大口黑鲈MyoD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于凌云;白俊杰;叶星;李胜杰;
    2008, 0(S1):  301-306. 
    摘要 ( 119 )   PDF (2668KB) ( 3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yoD基因是生肌调节因子MRFs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是脊椎动物胚胎期肌肉发育的主导调控基因之一,对骨骼肌的形成和分化起主要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大口黑鲈MyoD基因的cDNA序列长为1 157bp,其中3'非编码区为314bp,开放阅读框长843bp,编码280个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该肽链无信号肽,第1~110个氨基酸为MyoD基因的Basic区(碱性氨基酸区),第124~167个氨基酸为MyoD基因的HLH结构(螺旋环螺旋结构)。通过对比分析已知GenBank中其它脊椎动物MyoD基因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肽链随动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有加长的趋势,且核苷酸以及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和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相一致;大口黑鲈MyoD基因的克隆为研究该基因打靶和鱼类肌肉发育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草鱼α1-抗胰蛋白酶基因cDNA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杨子荣;彭宽;杨丹;唐春华;左振华;徐波;陈韬;
    2008, 0(S1):  307-314. 
    摘要 ( 103 )   PDF (3804KB) ( 3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RACE技术获得α1-抗胰蛋白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1 469 bp,开放阅读框为1 329 bp,可编码442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19 bp,3′非编码区长121 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在N端可能存在一个由1~21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好,其次是虹鳟;在系统进化上,与在斑马鱼、虹鳟共聚为一个大支。用半定量RT-PCR分析正常及细菌诱导下草鱼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显示:正常情况下,草鱼α1-抗胰蛋白酶在肝脏表达最丰富,在脾脏、前肾、前肠、中肠、后肠和也有少量表达;细菌诱导下,肝脏中表达最强,前肾、脾脏、肠道中表达均明显提高,心脏和后肾中也出现较高表达。提示α1-抗胰蛋白酶可能参与了机体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半滑舌鳎幼鱼消化酶同功酶谱初步研究
    田相利;任晓伟;董双林;房景辉;
    2008, 0(S1):  315-318. 
    摘要 ( 97 )   PDF (2986KB) ( 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半滑舌鳎幼鱼为研究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非变性电泳和同功酶活性染色对半滑舌鳎消化酶进行了初步分离。蛋白酶采用明胶原位消化法,肝脏蛋白酶检测出3条酶带,其中1条强带,2条弱带;后肠蛋白酶出现了2条酶带,其中有1条强带,1条弱带,并且与肝脏蛋白酶的前2条酶带分别在同一分子量水平上;前肠和中肠蛋白酶均只出现了1条弱带,且在同一分子量水平上。半滑舌鳎肠道各部分的淀粉酶带都在相似分子量附近出现了一条弱酶带,而肝脏在不同的分子量水平出现了1条酶带。肝脏、前肠和后肠脂肪酶均出现了4条酶带,其中,肝脏和前肠均分别有1条强带,1条中强带,2条弱带;后肠脂肪酶则有1条中强带,3条弱带;中肠脂肪酶出现了3条弱带。肝脏和肠道各部分脂肪酶的第一条酶带都在同一分子量水平上,而且活性相似。
    吉富罗非鱼不同组织中4种同工酶研究
    吴燕燕;李来好;韩君莉;
    2008, 0(S1):  319-323. 
    摘要 ( 113 )   PDF (2831KB) ( 2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吉富罗非鱼肌肉、肠、肝、胰、胃不同组织中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酶同工酶组成。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这4种同工酶均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EST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EST-1在肠中表达较高,胰、肝组织中均由6种EST同工酶谱带组成;LDH-5在肌肉组织中含量较高;SOD在肝、肌肉组织中表达较高;肠、肝蛋白酶活性较高,由5种同工酶谱带组成,胰蛋白酶含有一种同工酶。该研究为杂交鱼类的酶工程、生化遗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促进吉富罗非鱼这一优良养殖品种的开发和利用。
    皱纹盘鲍野生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高祥刚;葛陇利;刘卫东;鲍湘渤;赫崇波;
    2008, 0(S1):  324-330. 
    摘要 ( 121 )   PDF (3197KB) ( 3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大连旅顺养殖杂交群体(DL)、大连獐子岛养殖群体(DZ)和大连金州养殖杂交群体(DJ)、日本引进的野生皱纹盘鲍群体(JD)和山东青岛养殖杂交群体(SQ)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6对引物组合扩增得到424个位点,其中412个为多态位点,总多态位点比例为97.17%,5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在52.83%~78.07%,平均为66.56%。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389、0.1803、0.2480、0.2010和0.2637,平均为0.2264。3个养殖杂交群体(DL、DJ和SQ)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日本野生群体和大连獐子岛养殖群体(p<0.05)。根据群体之间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显示,大连獐子岛群体(DZ)单独成为一支,日本野生群体(JD)与其余3个养殖群体聚在一起。
    三倍体九孔鲍生物学特性的初步探讨
    李文静;严正凛;
    2008, 0(S1):  331-335. 
    摘要 ( 114 )   PDF (2725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抑制九孔鲍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获得三倍体材料,进行三倍体与普通二倍体的生长对比试验,试验分为仔鲍和成鲍两个养殖阶段。观察了三倍体性比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三倍体九孔鲍比普通二倍体九孔鲍具有显着的生长优势。投放的担轮幼虫经5个月培育,三倍体平均壳长可达2.25cm,壳长绝对生长量是普通二倍体的1.20倍;平均壳长3.25cm的个体经6个月培育后壳长为5.43cm,绝对增长量是普通二倍体的1.80倍。三倍体成鲍性比和二倍体没有显着差异,接近1:1;三倍体性腺发育程度较低,雌、雄性腺大小和体积比例均明显小于同期培育的二倍体成鲍。
    九孔鲍四倍体诱导的研究
    严正凛;
    2008, 0(S1):  336-341. 
    摘要 ( 121 )   PDF (2618KB) ( 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二倍体鲍卵子,抑制其第一极体、抑制其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诱导四倍体,用三倍体鲍卵子与普通鲍精子受精并抑制其第一极体,以及用三倍体鲍的其它方法诱导四倍体。用倍体分析仪检测DNA相对含量以判别其倍性。实验结果,先后共培育出存活的四倍体鲍239个,个体大小为2.5~6.0cm;挑选性腺发育较好的四倍体鲍(包括雌雄),与普通鲍杂交繁育三倍体,先后共培育出10批次,培育出的苗量共计15.8万个。
    两种分离斑马鱼卵母细胞方法的比较
    吕众;张毅;魏华;
    2008, 0(S1):  342-346. 
    摘要 ( 169 )   PDF (2598KB) ( 4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培养斑马鱼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两种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的分离过程中,机械分离法获得的完整卵细胞的比例(87.0%)显着多于EDTA-胰酶消化法(33.2%)(P<0.01)。但机械分离法较费时,其平均分离每个卵细胞所用的时间(0.69min)显着多于EDTA-胰酶消化法(0.17min)(P<0.01)。此外,经过18h 27℃培养,机械分离法获得的卵细胞的存活率(88.2%)显着高于EDTA-胰酶消化法所获卵细胞的存活率(60.1%),而采用机械分离法和消化分离法对所获卵细胞的成熟度-GVBD%分别为83.9%、77.5%,无显着差异(P>0.05)。基于数据所示,机械分离法可以获得存活率高、完整性好的卵细胞,但所需操作时间较长;EDTA-胰酶消化法操作便捷,但其分离出的卵细胞的活力较差;两种方法对卵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辽东湾斑海豹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赫崇波;高祥刚;孙凡越;鹿志创;马志强;韩家波;
    2008, 0(S1):  347-351. 
    摘要 ( 101 )   PDF (2739KB)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辽东湾斑海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7对AFLP引物对斑海豹3个群体(按不同采样年份分类)43个个体扩增共得到241个位点,3个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0.45%~95.85%,总多态位点比例为99.59%。群体的香农(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817~0.4716,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742~0.4023之间。2007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06年群体,2005年群体处于中等水平。用NTSYS软件进行个体聚类及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树,发现3个群体的个体基本随机聚到一起,界限不十分明显,说明3年的群体差异不明显,甚至可以认为它们是混合群体。结果表明,斑海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结构趋于简单化,且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
    仿刺参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改进
    冯志纲;于佳平;丁君;常亚青;
    2008, 0(S1):  352-355. 
    摘要 ( 112 )   PDF (2583KB) ( 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发了利用仿刺参管足活体取样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按照传统方法提取仿刺参基因组DNA需要杀死实验对象并剖取体腔内纵肌(通常100mg)作为实验材料,并且实验过程中常常因为仿刺参的生物学性状而影响最终实验效果。以仿刺参在生活状态下拔取少量管足(10~20mg即可)作为取样源,在保持仿刺参的生活力不受影响的同时提高了取样效率。对仿刺参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并在常规海洋动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操作步骤。与常规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获取的基因组DNA完全符合后续实验要求。而且可随时根据即时效果(中间检测)和后续实验要求调整实验步骤,更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淡水育珠蚌外套膜提取总RNA的改良方法
    汪桂玲;李家乐;
    2008, 0(S1):  356-357. 
    摘要 ( 96 )   PDF (2485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Trizol法加以改进,提取淡水珍珠蚌外套膜组织中的总RNA。经预处理后,在异丙醇沉淀RNA时加入高浓度的盐溶液,用75%的酒精2次洗涤R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所提取的RNA。结果表明,改良法获得的总RNA完整、纯度高,改良Trizol法是一种从淡水育珠蚌外套膜组织中提取总RNA的高效、便捷、可靠的方法。
    卫氏并殖吸虫PCR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赵昕;郑秋月;曹际娟;赵前程;
    2008, 0(S1):  358-361. 
    摘要 ( 137 )   PDF (2562KB) ( 3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的方法。方法根据卫氏并殖吸虫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适合于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及实时荧光PCR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灵敏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1 pg/μL,比PCR方法的灵敏度高三个数量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卫氏并殖吸虫方法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诊治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技术手段。
    微生物对油田污水-聚丙烯酰胺体系粘度的影响
    韩斯琴;李百广;孙绮;史荣久;李慧;徐慧;张颖;
    2008, 0(S1):  362-365. 
    摘要 ( 97 )   PDF (2531KB) ( 3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了厌氧和曝气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采出水-聚丙烯酰胺体系)粘度及该体系中腐生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保持,粘度损失率明显低于厌氧采出水-聚合物体系。总体上,腐生菌或其代谢产物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很小;铁细菌可以利用聚合物生长,是破坏聚合物粘度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硫酸盐还原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量聚合物,可以利用小分子或分子链断裂的聚合物生长。
    植物肌醇-1-磷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卓加金;汪晓峰;
    2008, 0(S1):  366-373. 
    摘要 ( 94 )   PDF (3451KB) ( 3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及网络资源,对已在GenBank上注册的玉米、小麦、芝麻、菜豆、海茄冬、红三叶等植物的肌醇-1-磷酸合成酶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组成成分、导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蛋白二级及三级结构等进行预测及推断。结果表明:植物肌醇-1-磷酸合成酶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且可能为定位于细胞质的亲水性蛋白;结构预测表明不同来源的MIPS蛋白尽管在结构上有所差异,但是其催化位点及NAD+结合区基本一致,具有较强的保守性。
    应用混合菌系实现右旋磷霉素手性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
    周丽沙;安海英;李慧;杨伟超;徐慧;史荣久;
    2008, 0(S1):  374-377. 
    摘要 ( 106 )   PDF (2679KB) ( 4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了一条通过混合菌系把右旋磷霉素转化为左旋磷霉素的生物转化新途径。采用"右旋磷霉素利用菌"和"左旋磷霉素抗性菌"两种筛选模型,从某制药厂土壤中筛选到了7株右旋磷霉素利用菌和6株左旋磷霉素抗性菌。将上述13株菌混合接种到以0.5%右旋磷霉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150r/min培养3~5d,经磷霉素敏感菌生物检测、薄层层析(TLC)检测,初步确证了转化产物中存在左旋磷霉素。对右旋磷霉素的手性生物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接种时带入少量肉汤培养基对转化有促进作用,而微量元素Co~(2-)和VO_3~-对转化没有促进作用。为在磷霉素生产中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的提取
    张群;丁庆豹;欧伶;夏林根;
    2008, 0(S1):  378-383. 
    摘要 ( 124 )   PDF (2635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从麦芽根中提取5′-磷酸二酯酶和磷酸单酯酶的方法。通过将麦芽根粉碎后,取一定粒度的麦芽根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浸泡,过滤后得粗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的酶活,研究粉碎粒度、料液比、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等因素对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提取的影响。将原料粉碎至100目,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于4℃提取20h,料液质量比为1:10,5′-磷酸二酯酶的酶活力可达160U/ml。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强,为5′-磷酸二酯酶的提取与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Providencia rettgeri strain HNR菌株羟胺氧化酶超声波法提取的研究
    黄珏;何义亮;赵彬;Shauna Taylor;张文英;
    2008, 0(S1):  384-388. 
    摘要 ( 138 )   PDF (2438KB) ( 2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有效和便捷的提取菌株脱氮过程中的关键酶,本文利用超声波破碎法对异养脱氮菌Providencia rettgeri strain HNR进行破碎,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破碎条件,便于后续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超声破碎条件为菌液OD_(600)为1.996,工作次数为70次,工作/间歇为5/5s功率为400W的组合为最佳工作条件。在此工作条件下破碎后得到的酶粗提液对羟胺有降解,得到羟胺氧化酶。
    聚丙烯酸/水滑石纳米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固定化碳酸酐酶的初步研究
    张亚涛;范立海;张林;陈欢林;
    2008, 0(S1):  389-392. 
    摘要 ( 119 )   PDF (2724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用尿素法合成了水滑石(HT),然后用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对水滑石进行插层,得到了插层的水滑石(SMAS-HT),最后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丙烯酸/水滑石纳米复合凝胶,其中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形貌。考察了SMAS-HT的含量对凝胶吸(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入SMAS的水滑石片层在聚合后发生了剥离,添加少量的SMAS-HT可以明显提高凝胶的吸(盐)水性能,当SMAS-HT含量为3.0wt%时,凝胶的吸(盐)水性能达到最大。最后进行了凝胶固定化碳酸酐酶的初步研究,比较了游离酶和凝胶固定化酶的CO_2水合活性,结果表明,凝胶固定化酶保持了较高的酶活,说明本文制备的纳米复合凝胶是一种很好的酶固定化载体材料。
    蓖麻和线虫的两种不同结构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原核表达
    元冬娟;吴湃;熊继红;周克元;江黎明;
    2008, 0(S1):  393-396. 
    摘要 ( 99 )   PDF (2589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蓖麻的可溶性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线虫的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为脂肪酸去饱和酶序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蓖麻RCD△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BL21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R9,pET32a+- F1,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和测序鉴定,证实两个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片段;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两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但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不同;Anthepro软件对蛋白跨膜结构的分析,验证蓖麻△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在结构上的不同。结论:蓖麻的RCD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线虫的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都得到了表达,但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表达量偏低;这可能与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是一类跨膜蛋白的性质直接相关。因此,对于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基于蛋白纯化的结构分析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温度和pH对橄榄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吴爱春;张永普;贾守菊;廖美英;姜丽君;
    2008, 0(S1):  397-400. 
    摘要 ( 102 )   PDF (2540KB)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温度和pH对橄榄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pH显着影响橄榄蚶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40℃和30℃~40℃,最适pH分别为3.6、5.2和6.0。橄榄蚶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为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
    一株脂肪酶产生菌的鉴定及钙在其发酵产酶过程中的作用
    庞建勋;蔡宇杰;恽丽红;廖祥儒;张大兵;
    2008, 0(S1):  401-404. 
    摘要 ( 90 )   PDF (2727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一株脂肪酶产生菌株Y-G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了Ca~(2+)在菌株发酵过程中产脂肪酶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菌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一定浓度的Ca~(2+)(5 mmol/L)能够显着提高发酵液酶活,而稀土离子La~(3+)、Ca~(2+)螯合剂EGTA或三氟拉嗪(TFP)的加入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发酵液中酶活产量,说明钙信号系统可能参与细菌脂肪酶分泌的调控。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DNA Binding Domain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Nuclear Antigen 1
    2008, 0(S1):  405-410. 
    摘要 ( 94 )   PDF (2672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To overexpress EBNA-1 in E.coli and generate the specific antibody,in this study,the antigenicity,epitope and hydrolysis of EBNA-1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computer design software Biosun.Based on the prediction by computer analysis,the sequence encoding EBNA-1385-557 was amplified by PCR with the specific primers.The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EBNA-1385-557 coding sequence was constructed.His-tagged EBNA-1385-557 was expressed in E.coli.The solubl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purified using Ni-NTA chromatography.The purified protein was used as antigens to immunize mice and screen the antibodies,which will serve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further studies.
    高产虾青素红法夫酵母的紫外线诱变
    林晓;储小军;何光华;吴庆华;
    2008, 0(S1):  411-414. 
    摘要 ( 98 )   PDF (1884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单一紫外线、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结合选择性平板的筛选作用,对菌株G26进行诱变育种。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3~9min,法夫酵母的死亡率在70%~95%之间;当死亡率为78.57%时,正变率达到最大值71.43%。经多次单独紫外线处理,以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获得稳定高产突变株G49,虾青素产量达到10 321μg/L,含量为713.8μg/g DCW,较出发菌株G26分别提高31.48%和20.4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CR-DHPLC检测新技术的建立
    曹际娟;闫平平;徐君怡;郑秋月;马惠蕊;谢明杰;
    2008, 0(S1):  415-419. 
    摘要 ( 98 )   PDF (2571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fimY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rfA和hlyA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61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进行灵敏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检测低限可达到为181CFU/ml。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复合PCR-DHPLC检测技术的建立
    曹际娟;徐君怡;孙哲平;于珂;郑秋月;郑慧芳;王秋艳;
    2008, 0(S1):  420-424. 
    摘要 ( 86 )   PDF (2635KB) ( 3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复合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根据普通变形杆菌的blaA和blaB基因及奇异变形杆菌的ure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复合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并以37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经复合PCR-DHPLC可同时检测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是乳粉中致病菌高通量检测的新技术。
    腺苷产生菌Xn151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施庆珊;林小平;许虹;疏秀林;冯静;陈爱美;邱玉棠;欧阳友生;陈仪本;
    2008, 0(S1):  425-430. 
    摘要 ( 115 )   PDF (2640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肌苷产生菌枯草杆菌GMI-741(Ade~(--))为出发菌株,通过多因子诱变选育出具有黄嘌呤、鸟嘌呤双重营养缺陷型、丧失腺嘌呤脱氨酶的腺苷产生菌Xn151。以Xn151为发酵菌株,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其发酵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配方。利用此培养及配方摇瓶发酵72h,腺苷产量可达12.3g/L。
    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杜少平;梁淑娃;杨冠东;蓝碧锋;彭中健;
    2008, 0(S1):  431-434. 
    摘要 ( 144 )   PDF (2681KB) ( 5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和生长特性,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两歧双歧杆菌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实验确定重要因素,再用最陡爬坡实验法确定因素水平,最后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求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经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酪蛋白胨1.0%,大豆蛋白胨0.5%,酵母膏1.63%,半胱氨酸盐酸盐0.0076%,低聚果糖0.13%,葡萄糖0.5%,K2HPO4 0.2%。用此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培养两歧双歧杆菌,活菌数可高达7.8×10~9 cfu/ml。
    一株产黄色素红曲霉Monascus HB-5的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条件研究(英文)
    唐秋琳;赵海;王忠彦;戚天胜;刘艳;黄宇峰;薛慧玲;
    2008, 0(S1):  435-440. 
    摘要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一株产黄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onascus HB-5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接种量、pH、碳源、氮源等主要发酵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产出高浓度单一黄色素,色调为棕黄色,仅在370nm具有吸收峰。产黄色素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pH4.6~5.7,温度30~32℃,适合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硝酸铵,摇瓶黄色素色价达200 U/ml。并对色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橘霉素含量低于0.1mg/l。
    底泥中芘高效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及特性研究
    姜世英;张颖;林俊杰;王新新;王元芬;
    2008, 0(S1):  441-444. 
    摘要 ( 85 )   PDF (2567KB) ( 2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采集底泥样品,利用吸附性载体,以芘为唯一碳源,筛选到一株芘高效降解菌F8,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测序结果鉴定该菌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对菌株F8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F8在32℃振荡培养条件下,7d后对50 mg·L~(-1)的芘降解率为62.75%,芘的降解与细菌浓度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其培养条件优化,确定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6℃和6.5。对菌株F8在重金属离子胁迫下的生长研究发现,Cd~(2+)对菌株F8有毒性;Zn~(2+)对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u~(2+)对菌株生长影响很小。研究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结果显示水稻促进了菌株F8对芘的降解,使降解率增加了11.85%。
    假单胞菌DLL-E4尿黑酸降解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分析
    沈文静;邓海华;曹慧;李晓丹;王世明;崔中利;李顺鹏;
    2008, 0(S1):  445-450. 
    摘要 ( 102 )   PDF (2700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Tn5随机插入到DLL-E4基因组DNA中,从大约8,000个突变子中筛选到1株在LB培养基上积累红褐色物质的突变株M18,该突变株不能以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Phe)为唯一碳源生长。SEFA-PCR扩增转座子侧翼序列发现其与已报道的尿黑酸1,2-双加氧酶基因hmgA的同源性为92%。将hmgA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9a中,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分子量约为48kD的蛋白;诱导后转化子粗酶液对尿黑酸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将hmgA连入自杀性载体pEX19Gm,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至M18染色体中,使其恢复了DLL-E4利用Phe的能力,证实了HmgA是尿黑酸苯环裂解酶。
    极大螺旋藻藻胆蛋白提纯工艺初试
    蔡春尔;柳俊秀;周铭;李晨;马召腾;何培民;
    2008, 0(S1):  451-455. 
    摘要 ( 114 )   PDF (2644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螺旋藻富含藻胆蛋白,其附加值高,本实验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工艺做初步探索;方法:比较了组织捣碎法,冻融法,超声波法释放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效果,并用硫酸铵盐析,羟基磷灰石层析进一步提纯,对结果作了吸收光谱和SDS电泳鉴定;结果:显示超声波法破碎效果好,两次羟基磷灰石层析所得蛋白纯度较高;结论:表明本实验流程相对以往工艺经济,省力,省时,对螺旋藻藻胆蛋白的规模提取有一定实用价值。
    果蝇防御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金珊;张黎;曾庆韬;
    2008, 0(S1):  456-461. 
    摘要 ( 104 )   PDF (2847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菌肽是昆虫感染细菌后,由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在瞬时分泌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抑杀耐药菌株等优点。抗菌肽不仅抗菌谱广,而且对某些真菌、原虫、病毒及肿瘤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还能加速免疫和伤口愈合过程。防御素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具有微生物抗性的小分子抗菌肽。利用PCR技术,以果蝇总DNA为模板,扩增出两端加入了连接接头的防御素基因,将接头处理成粘性末端,将防御素基因与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pHBM905B重组,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HBM905B/defensin,经"三明治"夹心平板筛选及菌落PCR鉴定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酵母染色体中。挑选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以SDS-PAGE电泳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证明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10kD,与预期结果一致。用琼脂糖扩散法检测上清液的生物学活性,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抑菌圈,显示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表达产物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1株用于甜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假单胞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王祺;丰颖;周洪友;
    2008, 0(S1):  462-466. 
    摘要 ( 94 )   PDF (2644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瓜以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深受世人青睐。同时,其采后病害高效、"绿色"防治药剂的缺乏也成为多年来困扰甜瓜生产的难题。本文采用直接生物测定的方法,从健康的甜瓜表面分离到1株有生防潜能的菌株X4。该菌株对引起甜瓜主要采后病害的粉红单端胞菌(Trichothecium roseum)、镰刀菌(Fusarium sp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0.6%、84.4%和67.4%;定殖实验显示,接菌4 d后该菌在瓜内数量可上升并稳定至1.1×10~6CFU/ml;通过16S rDNA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该菌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Ⅲ。
    科云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农药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秦启联;程清泉;郑建峰;陈新中;张松涛;李瑄;苗麟;张寰;
    2008, 0(S1):  467-470. 
    摘要 ( 132 )   PDF (2631KB) ( 2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虫病毒生物农药是纯天然无公害生物农药产品,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同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并商业化棉铃虫病毒生物农药的基本情况。我们开发的棉铃虫病毒生物农药注册商标"科云牌",包括两个产品:科云牌5 000亿PIB/g棉铃虫病毒原粉和科云牌600亿PIB/g棉铃虫病毒水分散粒剂。原粉产品已出口到欧洲,制剂产品用于棉铃虫防治,2006至2007年在棉田累计推广应用10万hm~2次。
    截形叶螨药剂防治对比试验
    郭长翠;张晓宁;欧晓红;赵永霜;
    2008, 0(S1):  471-474. 
    摘要 ( 153 )   PDF (2532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在云南昆明主要为害大棚花卉,尤其对月季(Rosa chinensis)为害严重。使用玻片浸液法,选用6种化学杀螨剂和1种植物叶面保护剂对该叶螨进行室内药效测定;同时,选取真除螨、主力和植物叶面保护剂等3种杀螨剂实施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施药48h后,真除螨2 000、3 000倍液杀螨效果达100%;田间喷药3d后,真除螨4 000倍液能达到30%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害螨数量。建议每年截形叶螨为害严重的5~11月期间,在保护地栽培的月季上连续施用真除螨。害螨发生高峰期前,可使用植物叶面保护剂,减少害螨的取食。
    Wolbachia在我国甜菜夜蛾中的超感染
    宋月;王哲;刘宏岳;沈佐锐;
    2008, 0(S1):  475-480. 
    摘要 ( 107 )   PDF (2632KB) ( 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olbahc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可以引起节肢动物生殖行为改变的细胞内共生细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是我国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可危害粮、棉、菜等多种作物。已有很多研究表明Wolbachia在鳞翅目昆虫中具有广泛的分布,但是未见有关于甜菜夜蛾中感染Wolbachia的报道,为了研究我国甜菜夜蛾中Wolbachia的分布情况,采集了甜菜夜蛾的野生种群,对其进行DNA提取,通过对的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明确了Wolbachia在我国甜菜夜蛾野生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在检测的甜菜夜蛾成虫中,都感染了两种类型的Wolbahcia,分别命名为wExiA和wExiB(GenBank注册号分别为EU332343和EU332344)。wExiA属于A组,wExiB属于B组。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在我国甜菜夜蛾的野生种群内存在着Wolbachia的超感染现象。
    偏振干涉角度调制SPR传感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张莹;曾楠;马绥华;马辉;何永红;刘乐;郭继华;
    2008, 0(S1):  481-485. 
    摘要 ( 121 )   PDF (2718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一种新兴生物检测方法——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技术,文中SPR传感系统采用偏振干涉和角度调制方案,使SPR传感灵敏度与光复反射系数的模和相位都相关,从而实现较大线形范围内的高灵敏测量。同时开展了该SPR传感系统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SPR共振信号可实时随甲烷含量线性改变,气体检测灵敏度达到1 070ppm,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SPR传感技术的检测性能并显示了其在环保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