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期刊获奖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出版伦理声明
出版程序
期刊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预出版
过刊浏览
全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高级检索
E-mail Alert
RSS服务
欢迎关注《生物技术通报》新媒体
友情链接
aBIOTECH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中国科协
更多>>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0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与专论
利用烟道气培养微藻的机制与应用
杜奎, 梁芳, 耿亚洪, 李夜光
2015, 31(2): 1-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1
摘要
(
500
)
HTML
PDF
(1967KB) (
8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藻生物柴油是唯一有潜力代替传统化石燃料解决交通用油问题的可再生生物能源,但其产业化主要受到微藻培养高成本的制约。工业废气(烟道气)不仅含有大量CO
2
,还含有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因此,利用烟道气培养产油微藻既可以降低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综述了微藻液体悬浮培养系统吸收、转化CO
2
、SO
X
和NOx的机理和利用烟道气培养微藻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微藻细胞具有高效吸收、转化CO
2
、SO
2
和NOx的能力,提出了建立微藻产油、固碳、脱硫、除硝一体化模式来帮助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设想。
茉莉酸调控花药开裂的研究进展
郭航, 王志敏, 汤青林, 田时炳, 杨洋 , 宋明
2015, 31(2): 10-1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2
摘要
(
500
)
HTML
PDF
(1269KB) (
17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茉莉酸(JA)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生长调节物质,JA及其衍生物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JA参与调控雄蕊发育,影响花药开裂,从而影响植物育性。就JA的生物合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JA在植物花药发育尤其是后期花药开裂过程中相关基因以及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对JA调控花药开裂的分子机理研究提出 展望。
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
李田, 孙景宽, 刘京涛
2015, 31(2): 18-2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3
摘要
(
583
)
HTML
PDF
(1088KB) (
28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启动子在转录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其功能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反映相应基因的表达模式,还能为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实现基因的高效特异性表达提供有效途径。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综述了植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进展,重点对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有关的各类诱导型启动子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植物启动子的未来研究方向。
产毒真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王龑, 刘阳, 刘伊宁
2015, 31(2): 26-3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4
摘要
(
412
)
HTML
PDF
(1114KB) (
1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以木霉、曲霉、毛霉、青霉和根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农产品中常见的产毒真菌。阐明农产品中产毒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信息是揭示真菌特殊遗传性状的基础。截至2013年12月,共有子囊菌门中204个种和担子菌门中62个种的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序或公布,它们的基因组大小大部分在30-40 Mb。整理了部分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具有产毒能力或致病力的真菌基因组信息,并对真菌测序方案、主要产毒真菌及其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启动子研究进展
余小霞, 田健, 刘晓青, 伍宁丰
2015, 31(2): 35-4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5
摘要
(
837
)
HTML
PDF
(1414KB) (
4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具有非致病性、分泌蛋白能力强的特性和良好的发酵基础及生产技术,是目前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和分泌外源蛋白的理想宿主,成为原核表达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菌株。而实现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使用强并可控制的启动子。目前,枯草芽孢杆菌中常用的启动子为组成型、诱导物诱导型、时期特异性及自诱导型。详细介绍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以及其常用启动子的优缺点,并对克隆新的启动子的方法做了总结,旨为完善枯草表达系统和工业生产外源蛋白奠定基础。
芽胞杆菌肽聚糖水解酶的功能研究进展
王丹丹, 郭淑元
2015, 31(2): 45-5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6
摘要
(
386
)
HTML
PDF
(1214KB) (
1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久以来,肽聚糖水解酶都被认为是破坏性的角色,如噬菌体利用它裂解宿主以释放病毒粒子,一些细菌分泌它来溶解竞争对手等。但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它的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综述了芽胞杆菌肽聚糖水解酶在细胞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分裂、能动性、芽胞形成及萌发、蛋白分泌、信息传递、先天性免疫以及致病性各个方面,为研究芽胞杆菌及其他微生物中肽聚糖水解酶和细胞代谢调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应用进展
陈云美, 徐海洋, 王世明
2015, 31(2): 53-6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7
摘要
(
495
)
HTML
PDF
(1225KB) (
10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微生物血红蛋白,它的结构、生化功能以及表达调控机制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VHb可以在很多宿主细胞中表达,通过促进氧的输送增强呼吸和能量代谢,以提高许多有用的代谢产物(抗生素、蛋白质、聚合物等)的产量和宿主抗逆性,还能降低有害化合物的毒害。重点从VHb的功能与结构、在提高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量,以及对动植物某些特性的影响和增加生物修复能力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VHb在植物代谢和动物代谢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
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两个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
吕焕青, 王志敏, 汤青林, 田时炳 ,王永清, 宋明
2015, 31(2): 61-6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8
摘要
(
544
)
HTML
PDF
(1033KB) (
16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胺是一类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及抗逆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多胺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基因,即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SAMS
)和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
SAMDC
)的克隆、表达,以及转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SAMS
)和转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
SAMDC
)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BMP1基因在动物卵泡发生和胚胎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雷小灿, 李兰玉, 李志鹏, 崔奎青, 刘庆友, 石德顺
2015, 31(2): 65-7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09
摘要
(
334
)
HTML
PDF
(1129KB) (
1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是一类属于虾红素家族的金属蛋白酶,它在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以及调控TGFβ信号通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MP1基因在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表达,并以某种形式参与了动物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开展对BMP1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基因角度进一步阐明动物卵泡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机制,对医学和畜牧业等领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着重从BMP1基因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功能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技术与方法
16S rRNA测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东萍, 郭明璋, 许文涛
2015, 31(2): 71-7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0
摘要
(
632
)
HTML
PDF
(1090KB) (
46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6S rRNA测序是高通量测序依赖的肠道微生物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对肠道微生物中的所有菌种进行精确定量,因此正逐渐成为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种丰度变化的主流。肠道微生物16S rRNA测序的应用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如何根据需要选择测序方案;二是面对高通量测序得到的海量数据,如何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得到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结果。从测序平台、测序片段、测序数据量的选择3个方面讨论了如何选择测序方案,并从序列聚类与注释、群落结构分析、关键分类单位的筛选与功能分析等方面对目前常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进行综述。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四种蛀果性害虫
王凤军, 刘莎莎, 冯俊丽
2015, 31(2): 78-83.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1
摘要
(
420
)
HTML
PDF
(1605KB) (
4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蠹蛾、香梨优斑螟、梨小食心虫及地老虎是危害新疆香梨等产品的重要害虫,前3种也属于国际上检验检疫重要虫害。目前,国内主要依靠虫体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缺少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这限制了我国香梨等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贸易发展。首先得到这4种害虫的16S rDNA
COI
基因片段,在差异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快速分子检测试验体系,依据标准曲线分析检测体系的重复性和灵敏性。结果表明,苹果蠹蛾、香梨优斑螟、梨小食心虫及地老虎最低检出限分别在1.605×10
-2
、0.729×10
-2
、0.475×10
-2
和0.818×10
-2
ng/μL,满足检验检疫日常检测需求。为克服实际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一虫的残片样本或者几种虫聚集在一起的混合样本,使用了单头、多头DNA样本及4种害虫的混合DNA样本进行检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可靠性和可适用性。
研究报告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淀粉发酵产DHA的新型裂殖壶菌
王迪, 路福平, 王海军, 李德茂, 陈树林, 张可
2015, 31(2): 84-9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2
摘要
(
434
)
HTML
PDF
(2642KB) (
8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生产DHA的裂殖壶菌(
Schizochxtrium
)B4D1和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CGMCC 3.316为出发菌株,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可以利用淀粉发酵生产DHA的新型裂殖壶菌。用裂解酶制得了两亲本的原生质体,通过研究两亲本培养时间、培养方法、酶解时间等条件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的基础上,以PEG介导进行了原生质体的融合,最终确定了原生质体融合最佳条件为40%的 PEG6000,融合温度30℃,融合时间为10 min,在此条件下融合率可达1.9%。通过比较菌落外观、颜色、形态以及分离培养筛选获得了一株利用淀粉裂殖壶菌融合子。经过RAPD验证表明B4D1与CGMCC 3.316发生了重组,融合菌株表达了更多源于B4D1的遗传信息。
拟南芥PKS2与CAM4蛋白互作研究
乔新荣, 段鸿斌, 刘柱明, 赵付安
2015, 31(2): 91-9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3
摘要
(
389
)
HTML
PDF
(1939KB) (
8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蓝光受体向光素(phototropin,PHOT)介导许多生理反应,现已从拟南芥中分离了其下游的一些信号转导组分。前期研究表明,拟南芥光敏色素底物 PKS家族成员PKS1与部分Ca
2+
结合蛋白钙调素(calmodulin,CAM)成员互作,参与PHOT2介导的强蓝光诱导下胚轴向光反应。旨在探讨PKS2和CAM4之间的互作关系,首先用RT-PCR技术得到
PKS2
和
CAM4
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从体外与体内证实PKS2和CAM4能相互作用。此结果进一步丰富了PKS家族与CAM之间的联系,为深入解析PHOT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宝坻大蒜再生体系优化及性能评估
范宝莉, 王珍, 任春雪, 顾增惠, 刘晓颖, 王振英
2015, 31(2): 97-10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4
摘要
(
346
)
HTML
PDF
(1675KB) (
6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完善了宝坻大蒜再生体系,确定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5.0 g/L+ NAA 1.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培养基。对再生植株进行细胞学鉴定及田间评估,未发现染色体变异,再生植株田间特性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西兰花
CYP83A1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曹阳理惠, 李勇, 孔稳稳, 李晶
2015, 31(2): 103-11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5
摘要
(
446
)
HTML
PDF
(1992KB) (
8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入研究西兰花4-甲基亚磺酰丁基芥子油苷的合成代谢途径,对关键合成酶基因
CYP83A1
进行了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前期西兰花转录组测序工作中获得的序列数据,同时参照GenBank数据库中拟南芥、小白菜和油菜等7种植物的
CYP83A1
基因CDS序列与西兰花进行比对,确定西兰花
CYP83A1
基因(
BoCYP83A1
)的CDS序列。采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克 隆,获得
BoCYP83A1
基因的CDS区序列,其全长为1 509 bp,编码502个氨基酸。预测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7.47 kD,理论等电点为 7.1,包含2个跨膜结构域,且整个序列中不含信号肽,具有一个典型的P450结构域。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西兰花与油菜、大白菜的CYP83A1的相似性较高,均为98%。首次获得
BoCYP83A1
的CDS序列,其登录号为KM111290。
海州香薷
Actin
基因片段克隆及表达分析
蔡深文, 熊治廷, 刘晨, 徐仲瑞, 邓松强
2015, 31(2): 111-11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6
摘要
(
402
)
HTML
PDF
(1848KB) (
7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克隆海州香薷
Actin
基因片段并分析其组织表达,为研究海州香薷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基础。根据GenBank中其他植物
Actin
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以海州香薷根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分离得到
Actin
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海州香薷
Actin
基因片段长576 bp,编码192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4%-97%,所克隆的序列为
Actin
基因的同源片段,将其命名为
EhACT
,在GenBank中提交序列,获得登录号AGT37260。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
EhACT
在海州香薷的根、茎和叶中表达相对稳定,初步表明其可作为研究海州香薷基因表达的内参基因。
青稞HbSnRK2.4的克隆及其序列特征与表达特性分析
曾兴权 王玉林 徐齐君 原红军 韦泽秀 尼玛扎西
2015, 31(2): 116-121.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7
摘要
(
335
)
HTML
PDF
(1571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胁迫是制约农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研究并增强作物的抗旱性具有重要意义。
SnRK2
(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基因编码一类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该酶在ABA信号转录途径和抗渗透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青稞(
Hordeum vulgare
subsp.
vulgare
)抗旱品种喜马拉雅10号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
SnRK2
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
HbSnRK2.4
(登录号:KJ69938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310 bp,编码362个氨基酸序列,蛋白分子量为41.94 kD,等电点(pI)为5.96。Prosite Scan分析结果表明,HbSnRK2.4含有多个干旱胁迫响应蛋白的作用位点,如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及N-豆蔻酰化位点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了
HbSnRK2.4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及复水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发现
HbSnRK2.4
在土壤绝对含水量为33.4%时表达量最高,随着土壤绝对含水量的下降而下调表达;当达到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绝对含水量时又开始上调表达;进行干旱胁迫后(<15.5%)基因表达量下降;复水后8 h时恢复正常表达水平。
甘肃河西地区西门塔尔杂交类群NGB基因第3外显子的遗传变异研究
梁春花, 刘霞, 孙雪婧, 罗玉柱 ,高雪晋, 杜晓华
2015, 31(2): 122-128.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8
摘要
(
360
)
HTML
PDF
(1840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对甘肃河西的临泽、甘州、武威、金昌、高台5个地区283头西门塔尔杂交类群
NGB
基因第3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283头西门塔尔杂交类群
NGB
基因第3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且对群体内各等位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5个地区西门塔尔杂交类群共检测出5个等位基因(A、B、C、D、E),表现为5种基因型(AA、AB、AC、AD、AE)。其中甘州、武威、金昌西门塔尔杂交类群
NGB
基因均只检测到AA、AB 2种基因型,高台西门塔尔杂交类群检测到AA、AE 2种基因型,临泽西门塔尔杂交类群检测到AA、AB、AC、AD 4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的频率在5个群体中最高,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对不同SSCP带型的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共发现6个核苷酸突变位点(75 bp C→T,78 bp C→G,128 bp G→A,214 bp G→A,232 bp C→T,233 bp G→A),其中第75 bp和第78 bp处的突变位点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4处突变位点均位于外显子区域。第214 bp处的核苷酸突变导致甘氨酸(Gly)突变为丝氨酸(Ser),第232 bp处核苷酸突变导致精氨酸(Arg)突变为色氨酸(Trp),第233 bp处核苷酸突变导致精氨酸(Arg)突变为谷氨酰胺(Gln),经χ
2
检验结果显示,5个地区的西门塔尔杂交类群在此3个突变位点上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P
>0.05)。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临泽、甘州、武威、金昌、高台西门塔尔杂交类群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0582、0.0196、0.0196 、0.0161、0.0159,均属于低度多态(PIC<0.25)。
牦牛AQP4基因CDS序列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
刘健锋, 丁艳平, 侯博儒, 王建林 , 邵宝平
2015, 31(2): 129-13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19
摘要
(
384
)
HTML
PDF
(2492KB) (
7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高原动物对青藏高原高寒、低氧等极端生境的适应机理,进一步探讨高原动物对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抗性的分子机理,运用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和方法,对牦牛脑
AQP4
(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CDS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基因序列比对及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牦牛
AQP4
的CDS含有一个96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2个氨基酸;牦牛
AQP4
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34.69 kD,理论等电点(pI)7.59,其编码蛋白含有6次跨膜结构,属于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及无规则卷曲构成;
AQP4
基因编码产物氨基酸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牦牛
AQP4
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黄牛、绵羊等物种间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情况与其亲缘关系远近一致。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髓样分化因子MyD88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毕彩红, 张秋霞, 于珊珊, 陈学昭, 刘春影, 祝茜
2015, 31(2): 135-14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0
摘要
(
440
)
HTML
PDF
(2242KB) (
10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髓样分化因子(MyD88)是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接头分子,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而参与机体的先天免疫。克隆了松江鲈的MyD88基因(命名为TfMyD88),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TfMyD88 cDNA序列全长1 555 bp,5' UTR长89 bp,3' UTR长599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67 bp,编码288个氨基酸。SMART软件预测TfMyD88分子的N端为一个保守的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DD),C端存在典型的TIR(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结构域。TfMyD88与其它脊椎动物MyD88的氨基酸相似性达57.58%-82.6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TfMyD88与同属鲈形总目的花鲈和鳜鱼聚在一起,所有鱼类MyD88聚为一支。Real-time PCR检测显示TfMyD88广泛表达于松江鲈各组织,但在鳃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脾脏和皮肤。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后,TfMyD88在松江鲈的血液、肝脏、皮肤、脾脏均出现明显上调。刺激2 h后,在血液TfMyD88表达量升高了近60倍,在皮肤中的表达量也升高了27倍。上述结果表明TfMyD88可能参与松江鲈先天免疫。
家蝇Thymosin(THY)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王宇, 吴高吉, 罗曼, 彭传林, 修江帆, 尚小丽, 吴建伟
2015, 31(2): 143-14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1
摘要
(
438
)
HTML
PDF
(1808KB) (
7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EST测序技术从构建的家蝇(
Musca domestica
)幼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到胸腺肽(Thymosin,THY)基因,以该基因的cDNA文库质粒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鉴定,获得THY基因完整编码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信号肽和亚细胞定位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构建pET-28a(+)-THY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研究结果表明,THY基因ORF全长384 bp,编码12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14.3 kD,等电点为5.22,具有THY家族的蛋白保守结构域。构建重组原核质粒pET-28a(+)-THY,经IPTG诱导,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纯化的目的蛋白大小正确。
有性杂交选育银耳优良菌株的初步研究
贺元川, 陈仕江, 杨勇, 贺宗毅, 张德利, 柴佳炎
2015, 31(2): 148-15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2
摘要
(
382
)
HTML
PDF
(1521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银耳栽培生产中存在菌株优良性状单一,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采用银科1#和Tr21两个不同品种菌株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子分离选取50个有性孢子单核体、两两配对有性杂交试验,显微观察镜检鉴定,统计杂交成功率为36%、杂交菌株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选育出7株杂交株,栽培对比农艺性状评价选育出1株(GT
3
)比亲本菌株生长快,生物转化率较高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有性杂交育种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筛选银耳优良菌株的方法。
灰色链霉菌中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 酶学性质研究
刘伟娜, 梁迪, 王晓宇, 玉王宁, 厚凌宇, 金一, 谢响明
2015, 31(2): 153-15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3
摘要
(
372
)
HTML
PDF
(1894KB) (
6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得到假定的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得到该菌株基因组中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Sgraxe
,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SgrAxe,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结果显示,克隆得到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
axe
,其序列全长1 008 bp,编码336个氨基酸。SDS-PAGE检测带有pET28a-
Sgraxe
转化菌株诱导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约为37 kD,与理论值相符。纯化的重组SgrAxe酶学性质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8.0,热稳定性较强,pH作用范围广;金属离子对酶均表现为抑制作 用,尤其是Zn<
2+
严重抑制酶活力;重组酶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其在工业中潜在的应用价值。
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 FXJ7.023多功能葡糖淀粉酶SoGA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王苗, 李园园, 岳昌武, 邵美云, 吕玉红 ,保玉心, 黄英
2015, 31(2): 160-16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4
摘要
(
390
)
HTML
PDF
(1729KB) (
1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海洋来源链霉菌
Streptomyces olivaceus
FXJ7.023基因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1条全长为1 788 bp的糖苷水解酶15家族蛋白新成员完全编码区DNA片段,该片段编码1个59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6.2 kD的预测蛋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片段重组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并转化宿主菌BL21(DE3)plySs,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的包涵体融合蛋白经纯化、复性后利用DNS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催化不同底物产生还原糖的活性。结果表明,该酶能够水解纤维素、淀粉等多种底物产生还原糖活性,且对不同底物表现不同的最适pH和最适反应温度。
葡萄糖淀粉酶在高压静电纺PEI/PVA纳米纤维膜上的离子吸附固定
隋春红, 王程, 董顺福, 韩丽琴
2015, 31(2): 167-17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5
摘要
(
422
)
HTML
PDF
(2338KB) (
6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应用离子结合法将葡萄糖淀粉酶固定在PEI/PVA纳米纤维膜上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亚胺(PEI)/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膜,采用热交联方法使其具备水稳定性后,再利用离子吸附法固定葡萄糖淀粉酶。结果显示,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固定有葡萄糖淀粉酶的PEI/PVA纳米纤维膜,表明葡萄糖淀粉酶可成功固定在静电纺丝形成的PEI/PVA纳米纤维膜表面。通过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酶学性质鉴定,发现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比游离的葡萄糖淀粉酶提高了6℃;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适用pH值范围明显变宽;热稳定性和存贮稳定性显著增强且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离子吸附法能简便地将蛋白质分子固定于纳米纤维膜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一株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培养条件的优化
黄达明, 李倩, 管国强, 张志才, 钱静亚, 宋庆春
2015, 31(2): 173-178.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6
摘要
(
449
)
HTML
PDF
(1694KB) (
1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土壤作物根际筛选分离出的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溶磷菌P0417,对其进行16S rDNA基因水平上的初步鉴定,测定其溶解磷的能力,并对该菌的溶磷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P0417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且其溶磷能力与培养液pH呈显著相关性,当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10 g/L、草酸铵0.5 g/L、NaCl 1.0 g/L时,菌株P0417对Ca
3
(PO
4
)
2
盐培养基具有较好的解磷能力,其解磷能力可达791.84 μg/mL。
一株Bacillus sublitis JH-1发酵产木聚糖酶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王春明, 钟超, 王凤学, 黄凡, 贾红华, 韦萍, 赵印
2015, 31(2): 179-18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7
摘要
(
414
)
HTML
PDF
(2589KB) (
7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刚果红透明圈法从秸秆堆肥中筛选出一株产木聚糖酶菌株
Bacillus sublitis
JH-1,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
Bacillus sublitis
JH-1液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得到产木聚糖酶发酵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33℃,pH值6.0,麦芽糖浓度为2.6%,酵母粉浓度为1.2%,KH
2
PO
4
浓度为1.2%,发酵产酶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8 倍。
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工艺优化
张锐
2015, 31(2): 187-19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8
摘要
(
556
)
HTML
PDF
(2592KB) (
8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与Box- Benhnken试验对红曲霉MY-03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葡萄糖50 g/L、蛋白胨58.07 g/L、MgSO
4
2 g/L、NaNO
3
2 g/L、MnSO
4
0.3 g/L、ZnSO
4
0.1 g/L、装瓶量50.8 mL、接种量10.0%(V/V),于150 r/min、30℃恒温培养7 d,红曲色素色价可达342.24±2.88 U/mL,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86.9%。
液态烷烃氧载体对粘红酵母发酵产番茄红素的影响
李娜娜, 吴晓英, 吴振强
2015, 31(2): 196-201.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29
摘要
(
395
)
HTML
PDF
(1758KB) (
5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正己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3种液态烷烃作为氧载体对粘红酵母生长和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发现氧载体不仅使菌体生物量提高,同时使单位细胞的番茄红素产率增大,从而提高粘红酵母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3种液态烷烃中正十二烷作为氧载体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第0 h时添加4%的正十二烷,细胞生物量达到16.49 g/L,番茄红素合成量达到42.32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2%和50.17%。
纤维堆囊菌SoF5-76产埃博霉素B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马利云, 龚国利, 王娜
2015, 31(2): 202-20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30
摘要
(
358
)
HTML
PDF
(3905KB) (
6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埃博霉素发酵生产体系复杂,且生产菌株较难操作,导致发酵参数测定困难,迄今为止未见关于埃博霉素发酵动力学方面的报道。利用5 L发酵罐,对纤维堆囊菌(
Sorangium cellulosum
)产埃博霉素B(Epothilone B)的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整个发酵过程中维持温度30℃、pH7.4。发酵结束时,菌体干重达3.00 g/L,埃博霉素B产量达18.20 mg/L,葡萄糖含量为0.049 g/L。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king-Piret方程,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构建了菌体生长、埃博霉素B合成和葡萄糖消耗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组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发酵过程。
斯达油脂酵母中自噬与油脂积累的关联性分析
韩冰, 杨琴, 崔清华
2015, 31(2): 208-21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31
摘要
(
359
)
HTML
PDF
(1980KB) (
8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证明斯达油脂酵母中自噬参与油脂积累过程。在不同油脂积累水平下,检测相关自噬基因的表达,观察自噬与油脂积累是否有潜在相关性;用自噬促进剂促进自噬后,观察酵母油脂积累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与油脂低积累水平相比,在油脂高积累条件下,斯达油脂酵母自噬水平较低;用自噬促进剂处理后,酵母油脂积累降低。在斯达油脂酵母中,自噬与油脂积累成负相关性,自噬水平的提高会使酵母中油脂积累降低。
血液杆菌Haematobacter sp.细胞脂肪酸测定的影响因素
何蔚荭, 安明理, 陈国参, 贾彬, 吴晓磊, 王亚南
2015, 31(2): 217-221.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32
摘要
(
422
)
HTML
PDF
(1080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美国MIDI公司Sherlock MIS系统检测一株归属于血液杆菌属的新菌种
Haematobacter
sp. HNMC11807的细胞脂肪酸组成,探讨不同培养方法和条件对其细胞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不同培养条件培养微生物细胞,即不同的培养基组成、固液类型和培养时间;分析比较细胞脂肪酸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比分析仪器专用的两种检测体系,即常规标准和快速标准体系,对样品脂肪酸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细胞脂肪酸组成与其培养条件密切相关,且差异显著。因此,在应用该系统做微生物分类鉴定时,必需严格遵守特定的、统一的培养条件平行进行。
人Pokemon蛋白锌指结构域的表达与纯化
刘莉, 李岳亭, 张萌萌, 杨予涛, 徐志卿
2015, 31(2): 222-22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33
摘要
(
478
)
HTML
PDF
(2122KB) (
5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原核表达Pokemon基因的锌指结构域,纯化获得GST-Zinc finger的融合蛋白。以人胶质瘤T98G细胞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带有
Bam
H I和
Sal
I 酶切位点的人Pokemon基因的锌指结构域,然后将其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将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再利用MagneGST particles亲和纯化Zinc finger融合蛋白,最后通过Western blot鉴定此融合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GEX-4T-1-Zinc finger原核表达载体;30℃条件下,0.2 mmol/L的IPTG能诱导出大量的可溶性GST-Zinc finger蛋白;经MagneGST particles纯化的GST-Zinc finger蛋白可被识别Pokemon锌指结构域的抗体特异识别。纯化的GST-Zinc finger蛋白可用于后续的生物学研究。
大蒜素及其前药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杨金部, 常全娥, 苟萍, 魏鸿雁
2015, 31(2): 228-23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2.034
摘要
(
394
)
HTML
PDF
(1737KB)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大蒜素及大蒜素前药处理食管癌Eca9706细胞,观察细胞形态,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DNA降解。结果表明,癌细胞变圆、变小,活细胞数目减少,脱壁细胞和细胞碎片增多。DNA-Ladder试验结果显示,出现了DNA梯状条带,表明DNA分子发生降解。大蒜素及其前药处理的Eca9706细胞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处理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LDH活性依次升高,表现出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大蒜素前药处理Eca9706细胞的LDH活性明显高于大蒜素,表明大蒜素前药对细胞膜的损伤程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