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期刊获奖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出版伦理声明
出版程序
期刊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预出版
过刊浏览
全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高级检索
E-mail Alert
RSS服务
欢迎关注《生物技术通报》新媒体
友情链接
aBIOTECH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中国科协
更多>>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19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与专论
植物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进展
牛旭龙, 冯万军, 马金虎, 邢国芳
2015, 31(6): 1-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1
摘要
(
467
)
HTML
PDF
(1251KB) (
1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新近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其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并可对环境胁迫作出响应。就lncRNA的产生与分类方法、植物中已报道的lncRNA及其对植物不同器官发育过程的影响、lncRNA与小RNA的关系、有关lncRNA的研究方法及目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植物ICE1-CBF冷反应通路的激活与调控研究进展
魏俊燕, 赵佳, 赵仕琪, 周棋赢, 袁正仿, 李先文
2015, 31(6): 8-1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6
摘要
(
411
)
HTML
PDF
(1069KB) (
1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细胞可能是通过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引起胞质Ca
2+
浓度变化来感受低温信号的。胞质Ca
2+
浓度升高引起胞内多种钙调节蛋白的活性变化,再经过级联反应激活冷反应基因,增强植物的抗低温能力。目前,已基本清楚,冷反应基因激活的一条主要途径是ICE1-CBF调节通路。概括介绍了近年来植物低温信号感受、转导、冷反应基因的表达激活和调节方面的研究概况,旨在为植物冷驯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转录因子在茄科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安礼渝, 王志敏, 汤青林, 王永清, 杨洋, 田时炳, 宋明
2015, 31(6): 13-1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2
摘要
(
448
)
HTML
PDF
(1068KB) (
8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因子是能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DNA结合蛋白,通过它们之间或与其他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激活或抑制其转录。茄科(Solanaceae)植物的整个发育进程(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对于外界环境的响应等)几乎都有转录因子的参与。综述了植物中最主要的几个转录因子家族
MYB
、
NAC
、
WRKY
、
MADS
、
AP2/ERF
在茄科植物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茄科植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光照对紫色芽叶茶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理
金琦芳, 孙威江, 陈志丹,
2015, 31(6): 20-2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3
摘要
(
406
)
HTML
PDF
(1223KB) (
1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色芽叶茶作为特异的茶树种质资源,具有高花青素、芽叶紫红的特性,因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植物的花青素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的研究成为热点,目前,从不同物种中已克隆、鉴定了花青素合成和代谢相关的主要调节基因和结构基因。前人研究表明,花青素合成和代谢与环境密切相关,而光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通过综述光照对其他紫色植物的花青素的调控,进一步探讨了光照对紫色芽叶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为研究茶树特异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依据。
新型工业油料作物亚麻荠油脂代谢工程
苑丽霞, 毛雪, 杨致荣, 薛金爱, 李润植,
2015, 31(6): 28-3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6
摘要
(
422
)
HTML
PDF
(1559KB) (
1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麻荠(
Camelina sativa
L. Crantz)是一种新型的“低投入、环保型”工业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达43%,其中α-亚麻酸>35%。种子油不仅可做食用油和动物饲料,亦可用于加工保健功能食品,以及生物燃油和高值油脂产品。重点分析亚麻荠主要农艺性状和优异油脂性状,论述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亚麻荠油脂品质的遗传改良研究,包括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ω-7脂肪酸,中、短链脂肪酸和蜡酯生物合成,以及单一脂肪酸富集途径的代谢组装。分析和讨论了亚麻荠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动向以及亚麻荠产业发展前景。
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哲, 黄静, 赵佳, 王长彪, 梁宏
2015, 31(6): 37-41.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4
摘要
(
561
)
HTML
PDF
(1052KB) (
2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种类繁多的抑菌物质,可以有效的抑制真菌和细菌的活性。近几年来,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机制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大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机制的相关研究。
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王志舒, 谭晓荣, 刘洹洹
2015, 31(6): 42-4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5
摘要
(
401
)
HTML
PDF
(1088KB) (
3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为细胞正常生命运动提供能量和物质;然而各种因素会导致线粒体损伤,衰老及功能紊乱,它们是细胞潜在的危险因素,必需及时清除,线粒体自噬可以起到这一作用,维持细胞稳态。当细胞处于恶劣环境时,线粒体自噬可通过降解线粒体补充生命必需物质,从而度过危机维持生存。另外线粒体自噬会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降解正常线粒体来维持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不同生物中具有不同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和机制,酵母中主要通过Atg32磷酸化调控线粒体自噬;哺乳动物中则存在分别由Parkin-PINK1、Nix、FUNDC1等不同蛋白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植物线粒体自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其途径及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综述了近年来酵母、动物和植物中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调控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PKM2调控肿瘤细胞代谢的研究进展
许昆, 王子迎
2015, 31(6): 48-5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7
摘要
(
459
)
HTML
PDF
(1389KB) (
20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细胞代谢的最重要特征是消耗大量的糖并产生乳酸。M2-型丙酮酸激酶 2(PKM2)在这种代谢表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外实验均发现 PKM2 的过表达可明显增强 Warburg 效应,促进肿瘤生长。然而关于PKM2调节肿瘤细胞代谢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当前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PKM2调节肿瘤代谢的观点。在总结当前认识的同时,提出一些本领域的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重点突出肿瘤细胞中关于PKM2活性和特异性的争议,并对PKM2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
水产疫苗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分析
王忠良, 王蓓, 鲁义善, 吴灶和
2015, 31(6): 55-5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8
摘要
(
497
)
HTML
PDF
(1036KB) (
14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疫苗不仅能够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预防水产病害发生,还能减少各类药物的使用,降低生殖生产成本,解决各种药物残留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水产疫苗已成为水产动物病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水产疫苗种类与接种方式,并介绍了水产疫苗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技术与方法
多元自动化基因组工程
李丹, 高海军
2015, 31(6): 60-6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09
摘要
(
1072
)
HTML
PDF
(1629KB) (
1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基因组工程研究中应用广泛,其中位点特异性核酸酶编辑技术和CRISPR/Cas系统在单基因编辑方面贡献卓越,但由于基因组的庞大,这些技术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元自动化基因组工程(MAGE)是一种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可同时作用于多个基因,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已被用于大肠杆菌的基因敲除和基因替换。主要介绍了MAGE的原理、具体操作流程及技术进展,并结合MAGE技术的应用,讨论其发展趋势。
微量热泳动技术原理及其在研究生物分子互作方面的应用
艾秋实, 曹向宇, 赵芊, 牛亚利, 宋水山
2015, 31(6): 67-73.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0
摘要
(
1267
)
HTML
PDF
(1689KB) (
3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相结合,从而提供了一个灵敏的、快速的精确分析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检测方法。就MST的工作原理和检测过程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
董斌, 李荣喜, 黄永芳, 洪文泓, 谭莎
2015, 31(6): 74-8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1
摘要
(
443
)
HTML
PDF
(1047KB) (
6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快速,其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分子标记具有高效、可靠等诸多优点,它的快速发展为油茶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优良基因定位、分子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综述了RAPD、AFLP、SSR、ISSR和SRAP等几种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三种DNA指纹图谱技术在菌株分型中的应用
刘毅, 姚粟, 李辉, 刘洋, 刘勇, 刘波, 程池
2015, 31(6): 81-8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2
摘要
(
478
)
HTML
PDF
(1771KB) (
1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通过ERIC-PCR、BOX-PCR、RAPD等技术对4株地芽孢杆菌属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找到一种适合于地芽孢杆菌属尤其是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菌株分型方法。4株地芽孢杆菌属菌株呈现出4种不同的指纹图谱,其中ERIC-PCR的方法获得的条带较为清晰,实验方法较为简便快捷,且能相对较好地区分不同株系;BOX-PCR的方法得到的条带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区分同一种菌的不同株系;RAPD的方法获得的条带相对较多,区分性更高,但同时也增加了一部分工作量和成本。3种菌株分型技术均能有效的区分地芽孢杆菌属菌株,其中ERIC-PCR是一种最有效最便捷区分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不同株系的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快速检测冷鲜猪肉新鲜度指标的方法研究
宋艳敏, 石丽敏, 徐瑗聪, 许文涛, 黄岚, 梁志宏
2015, 31(6): 87-9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3
摘要
(
368
)
HTML
PDF
(1871KB) (
6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冷鲜猪肉新鲜度指标检测繁琐,探索快速检测冷鲜猪肉新鲜度指标新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利用国标法检测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平板培养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腐败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冷鲜猪肉在4℃条件下,随储藏时间延长,微生物的菌落总数和TVB-N逐渐增加且呈线性相关,与猪肉品的腐败程度呈正相关;丙酮-氯仿法提取的细菌基因组条带清晰,提取效果好;基于SYBER GreenⅠ的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的菌落数量与平板培养测得菌落总数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7190),一致性较好;实时定量PCR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微生物是冷鲜猪肉新鲜度评价的重要指标,实时定量PCR可以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检测冷鲜猪肉新鲜度指标的新技术。
研究报告
河北区试小麦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李宏博, 庞斌双, 刘丽华, 刘阳娜, 赵昌平, 陈景堂
2015, 31(6): 93-9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34
摘要
(
412
)
HTML
PDF
(1417KB) (
10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42个 SSR 标记为 2009-2013年河北省区域试验的70份小麦品种(系)构建DNA指纹图谱,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为小麦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2个SSR 标记在70份品种(系)中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变异,单个SSR位点的平均等位变异为7.21个,PIC值平均0.69;基因多样性平均0.73,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05-1.00,平均0.28;表明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的品种(系)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把70份品种(系)划分为4大类,6个亚类,表明同一育种单位或地区品种(系)遗传背景相近,应该加大外来小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力度。
一个显性卷叶突变体z2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张龙弟, 王雁伟, 张治国, 吴金霞
2015, 31(6): 100-10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4
摘要
(
436
)
HTML
PDF
(1699KB) (
7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片的适度卷曲对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获得一个叶片外卷突变体z2,突变体表型出现在分蘖期;与野生型相比,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光合作用效率高于野生型。对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石蜡切片研究表明,突变体叶片泡状细胞数量(8-9个)明显多于野生型(4-5个)。z2卷叶性状遗传稳定,由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以z2纯合突变体为母本,籼稻Dular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F
2
代定位群体,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该基因初定位于水稻第2号染色体的InDel1812与InDel1870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580 kb。
油菜素内酯基因
BAS1
根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烟草的遗传转化
束红梅, 郭书巧, 巩元勇, 倪万潮
2015, 31(6): 106-11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5
摘要
(
394
)
HTML
PDF
(1897KB) (
6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使油菜素内酯基因
BAS1
在根系特异表达。首先构建含有根系启动子TobRB7的根系表达载体pCAMBIA2301-RB7-rbc。再将获得的油菜素内酯失活基因
BAS1
与其整合,得到
BAS1
基因的根系特异表达载体pCAMBIA2301-RB7-BAS1-rbc,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入烟草。经PCR和RT-PCR验证,目的基因
BAS1
已成功转入烟草,并在根系表达,转基因植株中根系油菜素内酯受体激酶基因
BRI1
的表达受到影响。
羽衣甘蓝下胚轴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高航, 高玉亮, 李葵花,
2015, 31(6): 111-11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7
摘要
(
412
)
HTML
PDF
(1846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红鸥羽衣甘蓝下胚轴为试材,首先优化了不定芽分化体系,其次探讨了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对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及不定芽分化和生根过程中潮霉素B筛选压力,最后对抗性植株进行了潮霉素B筛选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在MS + 6-BA 5.0 mg/L+AgNO
3
9.0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最高,为84.17%;农杆菌侵染浓度OD
600
值为0.5、侵染5 min时利于遗传转化,分化率为69.17%;不定芽分化和生根过程中潮霉素B筛选压力分别为4.0 mg/L和30.0 mg/L;潮霉素B筛选基因的PCR鉴定结果,在预期的602 bp处出现了条带,初步证明潮霉素B筛选基因已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中。
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
孙晓梅, 韩宁宁, 杨宏光, 杨盼盼
2015, 31(6): 116-121.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8
摘要
(
416
)
HTML
PDF
(1430KB) (
5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探讨芍药种子下胚轴的休眠机理,采用cDNA-AFLP技术对层积0 d和根部露白两个时期的芍药种子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利用256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筛选获得3 600个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DFs),成功回收到1 200个TDFs,选取500个TDFs对其克隆测序,共得到42个有效序列。经BLAST比对发现,其中30个TDFs与已知功能基因同源,分别参与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信号转导、逆境胁迫、物质与能量代谢等过程,9个TDFs与功能未知基因及假想蛋白同源,另有3个TDFs为无同源序列,可能是新的未知基因,这些基因有助于更好地阐明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机理。
人参
euFUL
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郭双双, 刘翠晶, 韩梅, 杨利民
2015, 31(6): 122-128.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9
摘要
(
377
)
HTML
PDF
(1954KB) (
5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研究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er)花的形成,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利用cDNA快速末端扩增方法(RACE),克隆了人参花中一个5'端部分缺失
euFUL
(命名为PgFuL)的编码区序列。获得的
PgFUL
基因由86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1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gFUL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24.64 kD,等电点pI5.80,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占60.19%、延伸链占5.21%、无规则卷曲占34.60%。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gFUL人参PgMADS protein3(BAK20018.1)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加拿大蝙蝠葛(AGX01589.1)相似度达95%,属于A功能基因中的
euFUL
进化系。
香蕉根际土壤解钾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解钾特性研究
陈宇丰, 柯春亮, 周登博, 高祝芬, 戚春林, 张锡炎
2015, 31(6): 129-13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0
摘要
(
473
)
HTML
PDF
(2495KB) (
1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根据解钾菌的解钾特性和机理,从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解钾能力较强且十分稳定的高效解钾放线菌。首先,通过解钾分离培养基和筛选培养基的初筛,获得一批高效解钾菌,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鉴定菌株类型和测定解钾率,得到一株高效解钾放线菌。最后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所筛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不同条件下的解钾率,对其解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香蕉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6株高效解钾菌,通过鉴定和解钾率的测定,最终获得一株稳定的解钾链霉菌(
Streptomycete
)M3-4,其在120 h,30℃,pH为6,钾长石粉为5 g,摇床转速为250 r/min条件下,以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解钾率达最大值。该菌株为陕西链霉菌(
Streptomyces shaanxiensis
),解钾率约为20%。
一株好氧反硝化-异养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特性研究
连红民, 邱忠平, 何昆明, 周文秀
2015, 31(6): 138-143.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1
摘要
(
388
)
HTML
PDF
(2420KB) (
7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渗滤液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难以转化的问题,从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筛选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异养硝化菌HN,初步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通过对不同氮源的生物转化作用研究了HN的脱氮特性,并对其脱氮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以硝酸钾为唯一氮源,HN在96 h时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到95.44%;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时,HN在60 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5.14%;当碳源为乙醇,碳氮比为7:1,初始pH为7.5,温度为35℃,接种量为10%时,菌株HN脱氮效率最高。
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产胞外多糖作用的研究
辛跃强, 梁荣荣, 王瑞明
2015, 31(6): 144-15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3
摘要
(
435
)
HTML
PDF
(2201KB) (
7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研究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产胞外多糖的作用。以低聚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和乳糖4种碳源作比较,分别从碳源的利用、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种类及其对有害菌的黏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聚半乳糖不仅能促进长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增殖,而且有利于胞外多糖的产生,其含量分别为208.78 μg/mL和192.78 μg/mL,产生的胞外多糖种类较其他3种碳源更多,对肠道有害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黏附作用。结果证明,与其他3种碳源相比,低聚半乳糖能促进植物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生成更多的胞外多糖。
几株非模式白腐菌降解能力的研究
吴雪君, 崔宝凯
2015, 31(6): 151-15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4
摘要
(
371
)
HTML
PDF
(2241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愈创木酚选择培养基,从11种白腐菌株中定性筛选出3株白腐菌,分别是毡毛栓孔菌
Trametes velutina
Dai 10149、鍺栓孔菌
T. ochracea
Cui 6888、绒毛栓孔菌
T. pubescens
Cui 7571。重量法绘制它们的生长曲线,同时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及胞外酶活。通过比较发现,绒毛栓孔菌
T. pubescens
Cui 7571的生长速度快,且具有较强及稳定的酶活分泌能力;对针叶植物、阔叶植物及单子叶草本的木质纤维素均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效果。
氮磷含量对微生物修复油污土壤的影响
孙万虹, 陈丽华, 徐红伟
2015, 31(6): 157-16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5
摘要
(
401
)
HTML
PDF
(1905KB) (
8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甘肃西峰市油田附近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得到 5 种菌属的降解石油菌。通过向油污土壤中添加尿素、磷酸氢二铵的现场试验,历时63 d。研究了氮、磷含量在由5种菌制得的混合菌剂对油污的降解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增加土壤中氮、磷元素对混合微生物菌剂修复油污土壤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在含油量1.5%和3%的污染土壤中,氮、磷元素的变化表现为两个阶段,前28 d氮、磷含量迅速减少,后35 d氮、磷含量变化表现出波动性,且在浓度为3%的污染土壤中,微生物菌剂的修复效果更为明显,最大降油率达到52.5%。利用GC-MS测定分析混合菌剂对石油主要成分藿烷的降解程度和演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混合菌剂对油污土壤中霍烷类化合物的降解均在80%以上,降解率较高,其中最高的是芒柄花根烷,达到86.3%.
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MSTN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李积友, 刘霞, 孙雪婧, 杜晓华
2015, 31(6): 165-16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6
摘要
(
397
)
HTML
PDF
(1934KB) (
5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50头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
MSTN
基因3个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并对群体内各等位基因进行测序,旨为探讨西门塔尔牛
MSTN
基因与肉质性状关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
MSTN
基因3个外显子中,外显子2受B、C等位基因控制,形成BB、CC和BC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11/50)、0.64(32/50)、0.14(7/50);外显子1和外显子3分别受A等位基因与D等位基因控制,形成AA和DD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均为1(50/50)。序列分析表明,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
MSTN
基因3个外显子中,外显子2在第41 bp处发生了C→T的突变,但并没有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外显子1和3均无突变。统计结果表明,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
MSTN
基因3个外显子中,外显子2为中度多态,其余均无变化。
新生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阮征, 王莲芳, 胡修忠, 吴建英, 张四化, 代长云, 华娟, 夏瑜, 胡小明, 李杰, 黄海军
2015, 31(6): 170-176.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7
摘要
(
364
)
HTML
PDF
(1488KB) (
8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治疗疾病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但是作为被移植的种子细胞,BMSCs体外传代能力非常有限,种子细胞来源极为贫乏。本研究通过差速贴壁筛选的方法分离出一种猪BMSCs的衍生细胞株,命名为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derived cells,BMSDCs)。分别对BMSDCs与BMSCs细胞进行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探讨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表明,BMSC和BMSDCs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1.3 h和30.3 h,平均传代时间分别为3-5 d和 2-3 d;两种细胞均阳性表达 CD34、CD90,阴性表达CD44、CD45;经体外诱导后均可分化为成脂细胞和成肌细胞。在传代能力上,前者可传代15至20次,后者可长期传代(200次以上)且维持正常染色体特征。研究认为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衍生细胞——BMSDCs能够稳定生存增殖并维持BMSCs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
北京鸭胚胎后肾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陈佳, 王桂艳, 张宇
2015, 31(6): 177-18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8
摘要
(
343
)
HTML
PDF
(2408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禽类后肾间充质干细胞(Metanephr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MMSCs)体外培养体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北京鸭胚胎MMSCs,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免疫荧光和RT-PCR对MMSCs进行鉴定,诱导MMSCs向脂肪细胞和胰岛细胞分化。结果表明,鸭胚胎MMSCs具有良好的增殖活力,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特异性标志物,并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胰岛细胞。北京鸭胚胎MMSCs在体外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进行保存。
哈氏弧菌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朱帆, 丁燏, 鲁义善, 简纪常, 吴灶和
2015, 31(6): 183-188.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9
摘要
(
432
)
HTML
PDF
(2090KB) (
6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克隆哈氏弧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以获得相应的表达蛋白。将GR和pET-32a(+)通过
Bam
H I和
Xho
I双酶切后,体外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GR;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和表达条件。SDS-PAGE电泳获得分子量约为68.9 kD融合蛋白条带。在
E.coli
BL21(DE3)中重组质粒pET-GR的表达条件为28℃,0.7 mmol/L的IPTG浓度诱导4 h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哈氏弧菌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中华绒螯蟹性腺特异表达蛋白
EsSOX21b-like的原核表
达与抗体制备
杨国翠, 崔峥, 邱高峰
2015, 31(6): 189-194.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30
摘要
(
410
)
HTML
PDF
(1748KB) (
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ox(SRY-related HMG-box)基因编码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其产物都具有一个HMG基序保守区。之前我们在中华绒螯蟹分离鉴定了一个只在性腺中特异表达转录本
EsSox21b-like
,为了验证
Es
SOX21b-like蛋白是否也在中华绒螯蟹性腺中特异表达,本研究原核表达了
Es
SOX21b-like蛋白,即将
EsSox21b-like
基因序列克隆到pGEX-2T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2T-
EsSox21b-like
,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融合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54 kD。利用Ni柱亲和纯化融合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该抗体能特异地识别性腺组织中
Es
SOX21b-like蛋白,而在其他组织未检测到其表达,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8 kD,在精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比在卵巢中高,该结果暗示
Es
SOX21b-like可能在性腺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低温下饥饿胁迫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徐浩, 张东玲, 陈庆凯, 叶坤, 王志勇,
2015, 31(6): 195-19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31
摘要
(
553
)
HTML
PDF
(1555KB) (
8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在低温(13℃)下饥饿胁迫对9月龄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00尾大黄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不投喂饲料;另一组为对照组,定时投喂饲料。实验开始30 d后,测定大黄鱼11种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黄鱼血清的尿酸(UA)、尿素(UREA)、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甘油三酯(TG)、钙离子(Ca
2+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而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血糖(GLU)、总蛋白(TP)、镁离子(Mg
2+
)含量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血清中的蛋白质代谢产物和脂类物质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血糖和总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17β-雌二醇对斑马鱼性别分化的影响
李国超, 余凯敏, 冯为民, 刘丽丽, 张家禹, 闫艳春
2015, 31(6): 200-208.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32
摘要
(
425
)
HTML
PDF
(1825KB) (
1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报道表明,经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后,斑马鱼种群中雌性比例上升。为了研究E2雌性化作用的机制,选取一系列斑马鱼体内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基因(
brca2, sox9a, sox9b, dmrt1
和
cyp19a1a
),采用qRT-PCR分析它们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E2能上调雌性相关基因(
brca2
、
sox9b
)的表达,下调部分雄性相关基因(
sox9a
)的表达,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体内的性激素转化通路(
cyp19a1a
)的影响不同。
视黄酸刺激RARE调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袁源, 陈亚琼
2015, 31(6): 209-21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33
摘要
(
450
)
HTML
PDF
(1942KB) (
7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维生素A,通过视黄酸(retinoic acid,RA)代谢旺盛组织的靶基因调控,与生物节律通路相互作用,在代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93T及小鼠肝原代细胞中,构建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为研究类维生素A与节律和代谢研究中靶基因上游调控信号分子提供可能。用定点突变PCR方法在pGL3-Basic载体中插入RARE片段,检测报告基因表达及RARE对视黄酸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初步筛选可能调控RARE的靶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和启动子RARE片段构入穿梭载体pShuttle,转入感受态细胞BJ518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Ad-Basic-RARE-Luc,转染MGH细胞并进行扩增,在小鼠肝原代细胞检测腺病毒活性。结果显示,构建的RARE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可被RA刺激,RARβ促进RA刺激RARE表达,而CRY1抑制RARE-Luc对RA的响应,并成功构建了在小鼠肝原代细胞响应RA刺激的Adeasy-Basic-RARE-Luc腺病毒载体。
犬α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李皓洋, 胡小元, 易咏竹, 杨鑫, 张志芳, 李轶女
2015, 31(6): 216-220.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22
摘要
(
354
)
HTML
PDF
(1585KB) (
6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犬α干扰素(CaIFNα)在犬病防治过程中应用广泛。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的CaIFNα表达方法。首先按家蚕密码子的偏好性对GenBank中的一个
CaIFN
α基因进行了优化与合成,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并与亲本病毒BmBacmid共转染家蚕细胞进行细胞内重组。得到的重组病毒用于感染家蚕幼虫,收集发病幼虫的蚕血淋巴用于CaIFNα检测。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MDCK-VSV*GFP系统中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家蚕表达的CaIFNα能有效抑制VSV*GFP在细胞内的复制,其抗病毒活性不低于1.78×10
6
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