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1
    综述与专论
    植物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卢倩, 弭晓菊, 崔继哲
    2013, 0(8):  1-6. 
    摘要 ( 687 )   PDF (1372KB) ( 47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酵解、卡尔文循环是植物体供能和碳代谢的关键路径,甘油醛-3 -磷酸脱氢酶(GAPDH)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的研究不断揭示其作用及其调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概述GAPDH的类型与作用,着重阐述GAPDH与NAD(P)互作的特异性,PRK/GAPDH/CP12复合体及其调节和逆境胁迫下GAPDH 的应答及机理研究成果。
    SNPs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张晓萌, 马普, 王洪迪, 王秀利
    2013, 0(8):  7-11. 
    摘要 ( 259 )   PDF (1238KB) ( 10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在基因组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分子标记,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综述SNPs在水产动物疾病、生长性状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产动物养殖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鱼类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杜小溪, 高祥刚, 陈潘海, 汪洋, 赫崇波
    2013, 0(8):  12-16. 
    摘要 ( 256 )   PDF (1338KB) ( 1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可以通过研究基因启动子来改变生物的特征,提高其优良性状。所以近年来,随着对启动子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鱼类基因启动子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应用有了更多地了解。重点介绍鱼类启动子的特点,阐述启动子在鱼类代谢,生长发育和免疫中的应用以及双向启动子在转基因鱼研究中的应用。
    造血微环境的细胞和分子机理
    刘佳佳, 张亦婷, 彭航, 刘鹏霞
    2013, 0(8):  17-22. 
    摘要 ( 364 )   PDF (1203KB) ( 18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造血前体细胞,存在于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中,即通常所说的造血微环境或造血干细胞壁龛(niche)。造血微环境控制着HSC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目前关于造血微环境的结构、细胞组成和分子机理还不太清楚,阐明其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是将来更好地将HSC用于临床的关键所在。综述造血微环境的细胞组成以及HSC和微环境之间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全肿瘤细胞抗原研究进展
    方丽, 胡巍
    2013, 0(8):  23-27. 
    摘要 ( 329 )   PDF (1148KB) ( 19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肿瘤细胞抗原在肿瘤预防和免疫治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能突破肿瘤单一抗原的局限性,并能诱导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CD4+T辅助细胞。对全肿瘤细胞抗原的种类、负载全肿瘤细胞抗原的DC细胞、全肿瘤细胞抗原修饰与免疫增强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磁小体形成过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刘新星, 云慧, 谢建平, 霍转转, 武海艳, 杨英杰
    2013, 0(8):  28-35. 
    摘要 ( 280 )   PDF (1745KB) ( 19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趋磁细菌胞内的磁小体为一类由生物膜包被的纳米级磁性颗粒,其生物兼容性、分散性良好等特性使其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信息存储、环境重金属处理及地质学等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理论意义。由于磁小体的形成与成链机制还不够明确,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趋磁螺菌,对环境中存在的其他趋磁细菌及其磁小体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困难。而以环境样品为研究对象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在无需获得纯培养的条件下即可进行序列和功能方面的分析,因此该技术可用于环境样品中趋磁细菌与磁小体的研究。简述目前对趋磁菌磁小体形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环境样品中趋磁细菌以及磁小体基因和蛋白的研究,同时提出今后可进一步开展对趋磁细菌与磁小体的研究工作。
    氰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与应用
    方淑梅, 梁喜龙, 李春艳
    2013, 0(8):  36-42. 
    摘要 ( 384 )   PDF (1425KB) ( 1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大量氰化合物造成了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这对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污染物的处理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降解具有绿色、高效、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污染处理和环境修复发展的方向。氰化合物可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多种微生物利用,产物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从氰化合物的来源、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降解机理,影响氰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及微生物降解的应用等角度,综述氰污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研究报告
    新疆短命植物小拟南芥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抗逆表型比较
    张婷婷, 周亚平, 曾幼玲
    2013, 0(8):  43-50. 
    摘要 ( 238 )   PDF (7139KB) ( 7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小拟南芥和拟南芥的抗逆表型试验数据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小拟南芥抗逆基因的表达检测分析,获得小拟南芥优于拟南芥更强的抗逆表型试验数据,以及小拟南芥在胁迫条件下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在相对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小拟南芥比拟南芥具有更强的保水性。(2)通过幼苗生长的表型观察和相对根长的统计学分析,小拟南芥在盐、模拟干旱、热和ABA激素等胁迫处理下表现出比拟南芥更强的抗逆性;小拟南芥在冷胁迫处理后,恢复正常生长的条件没有表现出较好的耐冷特性。(3)在盐、模拟干旱、冷和ABA多种胁迫处理条件下,一些逆境相关基因RD22RD29AADH在小拟南芥幼苗中的表达绝大多数呈现显著上调趋势。
    棉花GhAO3基因的克隆、功能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冉茂飞, 贺怡, 钱雯婕, 王斐, 李鸿彬
    2013, 0(8):  51-56. 
    摘要 ( 244 )   PDF (4319KB) ( 10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RT-PCR方法从处于快速伸长发育时期(开花后15 d)的棉花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棉花抗坏血酸氧化酶3(Ascorbate oxidase 3, GhAO3)基因的全长开放读码框,该基因全长读码框为1 758 bp,编码包含58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序列功能分析和同源序列比对,GhAO3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包括3个多铜氧化酶结构域以及跨膜信号序列,进化树比对结果显示GhAO3与大豆GmAO的亲缘关系较近。将GhAO3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相连构建重组载体pET32a-GhAO3,把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重组菌,经SDS-PAGE电泳分析,获得分子量约为64 kD的重组GhAO3蛋白。
    山葡萄转录因子CBF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刘洋, 孙佳帝
    2013, 0(8):  57-62. 
    摘要 ( 221 )   PDF (3707KB) ( 8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多种低温诱导植物的CBF1同源基因,在其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兼并引物,在特殊的RT-PCR条件下,结合反向PCR技术对山葡萄低温诱导转录因子CBF1的全长基因进行了克隆,经测序和序列分析显示,山葡萄转录因子CBF1基因ORF长为753 bp,无内含子,编码25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7.503 kD和3.11,属酸性蛋白质。应用Blast软件将山葡萄转录因子CBF1基因与大麦(Hordeum vulquare)、水稻(Oryza sativa)等10种植物CBF1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达到80.7%,且在AP2/EREBP结构域有高度的保守性,表明已成功克隆山葡萄(Vitis amurensis)转录因子CBF1基因,将其命名为ViCBF1, 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DQ517296。

    化学诱导后白木香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吴宏清, 王磊, 陶美华, 高晓霞, 白玲, 章卫民,
    2013, 0(8):  63-67. 
    摘要 ( 271 )   PDF (1581KB) ( 16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对5年生白木香树干经化学诱导后1年的各部分组织进行总RNA提取,提取到的总RNA经富集mRNA、打断、构建测序用cDNA文库后用于转录组测序,测序质量较高,Q20高达97.45%,共获得54 685 634条Clean reads,总测序长度达4 921 707 060 nt,经初步组装,获得190 109条Contigs序列,进一步组装,获得83 467条Unigenes序列,总长度为58 569 625 nt,平均长度为702 nt,N50值高达1 120,大于等于3 000 nt的Unigenes有1 691条,占总Unigenes的2.03%,组装质量较高,使白木香的转录组信息得到较好的保存,为进行白木香结香相关的表达谱分析奠定基础。
    基于ITS序列探讨10种荨麻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侯新东, 尹帅, 盛桂莲, 程丹丹, 赖旭龙
    2013, 0(8):  68-73. 
    摘要 ( 259 )   PDF (1897KB) ( 10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庐山地区12种荨麻科植物为试验材料,开展ITS序列研究,探讨该序列作为荨麻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可行性及传统植物分类与分子系统分类的异同。通过PCR扩增和克隆产物测序,获得10种荨麻科植物的ITS序列。利用MEGA4.0软件,以滇藏荨麻为外类群,采用NJ和MP法构建系统树结果一致,明显分为3个分支,楼梯草族、苎麻族和荨麻族分别构成一支。研究结果表明用ITS序列对荨麻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是可行的;利用分子技术所得到的系统发育结果与传统形态学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海南木莲遗传多样性的ISSR及亲缘关系的分析
    魏小玲, 曹福祥, 陈建
    2013, 0(8):  74-77. 
    摘要 ( 239 )   PDF (2654KB) ( 7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技术应用于海南木莲4个种群的36份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分析,10个引物共扩增出106条条带,其中有87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2.08%。4个种群的海南木莲等位基因数(Ne)的变异幅度为1.416 6-1.625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变异幅度为0.222 8-0.339 2,Shannon信息指数(I)的变异幅度为0.315 1-0.491 0,种群间的分化系数(Gst)为0.197 1,由遗传一致度进行了4个种群的UPGMA聚类。
    正交设计优化广西火桐ISSR-PCR反应体系
    代文娟, 骆文华, 马虎生, 符支宏, 唐文秀, 赵博, 盘波, 黄仕训
    2013, 0(8):  78-82. 
    摘要 ( 232 )   PDF (2717KB) ( 7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广西火桐DNA为模板,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ISSR-PCR反应的MgCl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模板DNA浓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梯度PCR确定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最终确定广西火桐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25 μL 体系中1×PCR buffer,2.5 mmol/L MgCl2, 0.15 mmol/L dNTPs,0.06 U/μL Taq DNA聚合酶,3 ng/μL DNA模板,0.2 μmol/L引物;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 ℃变性45 s,52℃退火45 s,72℃延伸1.5 min,共30 个循环;72℃最后延伸7 min。扩增后的PCR产物在4℃保存。应用该ISSR体系对10 个广西火桐样品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萌发种子转化技术
    刘志敏, 熊鹤雯, 谢皓, 秦玉涛, 赵嫣然, 郭蓓
    2013, 0(8):  83-87. 
    摘要 ( 273 )   PDF (4368KB) ( 1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萌发种子侵染法,开展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研究。以萌发大豆的生长点、子叶节、下胚轴3处为外植体,将带有抗除草剂草甘膦基因EPSPS及草丁膦抗性筛选基因Bar的质粒借助农杆菌介导转入大豆中,通过共培养及盆栽种植获得转化体。经过对T0代和T1代植株进行双重PCR检测以及两种除草剂的抗性鉴定得到转基因阳性株。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萌发种子转化法已将抗两种除草剂基因成功的转入大豆中,其综合转化率约为0.37%。
    外源Ca2+浓度对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下水稻生理活性的影响
    隋亚珍, 刘杨, 许萌萌, 刘思雪, 尉荣蓉, 赵昕
    2013, 0(8):  88-93. 
    摘要 ( 302 )   PDF (2130KB) ( 9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野生型日本晴水稻为试验材料,在水培的条件下用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的方法研究外源Ca2+浓度对干旱胁迫下野生型水稻生理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干旱处理后,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来提高对自身的保护作用,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均增加,SOD、POD活力升高。在轻度干旱(PEG=10%)的情况下,Ca2+ 浓度为1 mmol/L时SOD、POD活力升高、叶绿素增加最为明显,脯氨酸和MDA的含量随着Ca2+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严重干旱(PEG=20%)的情况下,脯氨酸、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并且随着Ca2+ 浓度的升高积累量逐渐升高,在Ca2+浓度为5 mmol/L时达到最高,而SOD、POD活力在Ca2+浓度为1 mmol/L时最高。试验结果显示,在培养液中加入适当的钙离子有助于提高水稻对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DNA条形码鉴别内蒙古地区啮齿动物
    常子丽, 刘芳, 王建军, 李建云, 胡艳红, 武正华, 王浩辉, 李科, 杨志羡, 马志东, 范蒙光, 张忠兵
    2013, 0(8):  94-98. 
    摘要 ( 249 )   PDF (1801KB) ( 1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啮齿动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检测了内蒙古地区7种啮齿动物的59条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用MEGA5.0软件计算GC含量、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J)构建分析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所有序列富含AT,大部分鼠种都有特定的氨基酸组分。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6%,不同鼠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1%,NJ进化树能清楚的区分7个不同的类群。所以认为通过COI基因应用DNA条码技术可以鉴别内蒙古地区的啮齿动物。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一批鳄鱼产品
    郭凤娟, 阳建春, 胡诗佳, 李咏施
    2013, 0(8):  99-104. 
    摘要 ( 364 )   PDF (1753KB) ( 9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条形码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及分类研究。采用该技术对海关查获的一批走私鳄鱼产品进行鉴定,从该批鳄鱼产品中抽取3类样品(鳄鱼肉干、鳄鱼鞭及鳄鱼皮干)各1份,提取样品中的线粒体DNA,并使用通用引物扩增各样品的CO Ⅰ基因部分序列,将扩增到的序列与GenBank中下载的5种鳄鱼的18条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4.0计算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发现3种未知样品与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9.6%-100%,遗传距离最小,为0.000-0.003。以孟加拉巨蜥(Varanus bengalensis)作为外群,采用 P-distance等模型,构建NJ树,结果3类样品均与暹罗鳄聚为一枝。上述结果分析表明,3类未知样品均来自暹罗鳄,该结果也为海关人员执法提供了依据。
    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及作为内参的可靠性分析
    徐真, 马洪雨, 马春艳, 冯娜娜, 李新苍, 李淑娟, 蒋伟, 马凌波
    2013, 0(8):  105-112. 
    摘要 ( 303 )   PDF (3695KB) ( 1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拟穴青蟹肌肉组织中鉴定出β-actin基因的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拟穴青蟹β-actin基因全长1 434 bp,包括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131 bp、5'端非翻译区60 bp及3'端非翻译区243 bp。该基因编码37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1.79 kD,等电点为5.205。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物种具有高度的氨基酸保守性。聚类分析表明,拟穴青蟹与百慕大陆蟹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β-actin基因在拟穴青蟹血液、心脏、肝胰腺、胃、鳃、肌肉、精巢、结缔组织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胃、精巢、血液、肝胰腺、心脏、鳃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降低,在结缔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由于该基因在拟穴青蟹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不适用于作为内参基因使用。
    浙江枝吻纽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体外自组装
    李晔, 陈蕾, 周君, 李成华, 苏秀榕, 李太武
    2013, 0(8):  113-118. 
    摘要 ( 237 )   PDF (5222KB) ( 1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动蛋白(actin)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细胞内肌动蛋白通过与actin结合蛋白(actin binding proteins,ABPs)相互作用,形成以F-actin为基础多种ABPs参与装配的高度有序的超分子聚合结构,行使各种重要生理功能。根据已获得的浙江枝吻纽虫actin的全长cDNA序列,构建actin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A,并转化至E.coli BL21菌株,经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被大量表达。重组蛋白经Ni-NTA Agarose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进一步透析复性,SDS-PAGE显示纯化复性后的r-actin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3 kD,在体外聚合条件下,采用激光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m icroscope,AFM)技术,对r-actin通过自装配过程形成的大尺度聚集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r-actin在体外通过自装配过程除了形成无序的蛋白堆积物之外,还能够聚合形成复杂的离散结构,包括树状分支的纤维丛、无规卷曲的纤维簇等。Actin自装配过程反映了其固有的聚合热力学特性,深入探索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ABPs在体内actin超分子聚合结构体系装配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导入nodD-lba串联基因的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李珊珊, 李海英, 于冰
    2013, 0(8):  119-123. 
    摘要 ( 4013 )   PDF (3244KB) ( 9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克隆出结瘤相关基因nodD和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a。以串联的方式将nodDlba基因连接到lac启动子的下游,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出带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重组载体pTR-Plac-nodD-lba。通过三亲本杂交方法构建转基因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Western blot试验证明导入基因能够进行表达。将初始菌株和基因工程菌株侵染大豆幼苗后进行固氮酶活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工程菌株均能够提高固氮酶效率,导入串联基因的工程菌株在提高固氮酶活性上比导入lbanodD基因的工程菌株高出4%和15.1%。

    香蕉枯萎病拮抗放线菌1-g-59的筛选与鉴定
    刘小玉, 周登博, 谭昕, 高祝芬, 陈波, 黄霄, 张锡炎
    2013, 0(8):  124-129. 
    摘要 ( 279 )   PDF (7721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海南美台、南宝蕉园香蕉根际土壤的分离和筛选,获得5株对FOC 4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中以菌株1-g-59活性最强。根据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成分分析、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鉴定菌株1-g-59为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g-59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达64.9%。

    猪链球菌2型MRP和E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汪涛, 余辉, 梅钧, 李兴暖, 周小鸥, 赵志军
    2013, 0(8):  130-134. 
    摘要 ( 323 )   PDF (3192KB) ( 7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构建猪链球菌2型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胞外因子(E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根据猪链球菌2型MRP和EF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以猪链球菌2型基因组为模板,扩增MRP基因(第1 801-2 513位)和EF基因(第1 783-2 563位)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然后将MRP基因、IRES元件和EF基因依次定向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Shuttle-CMV-MRP-IRES-EF,再经PmeⅠ酶切,然后转化至含腺病毒骨架质粒 pAdEasy-1的BJ5183-AD-1 感受态细胞中,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rAdeno-CMV-MRP-IRES-EF。PacⅠ酶切线性化该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再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最后对细胞包装的病毒液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克隆的MRP和EF基因测序正确,酶切重组穿梭质粒和腺病毒载体质粒得到特异酶切产物;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rAdeno-CMV-MRP-IRES-EF转染AD-293细胞6 d后也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在培养细胞的上清病毒液中也检测到了MRP和EF基因片段。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A基因克隆表达及动物抗血清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刘文, 汤艳超, 黄睿, 崔海燕, 袁金山, 胡巍
    2013, 0(8):  135-138. 
    摘要 ( 231 )   PDF (1845KB) ( 8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研究动物抗血清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免疫交叉保护作用。以幽门螺杆菌标准株基因组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尿素酶A亚基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BVIL1-ureA并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转化菌表达,用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家兔得到家兔抗血清,用抗血清和病人血清进行ELISA试验。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抗原蛋白IL1-UreA既能与兔抗血清反应也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血清反应,且两种血清与抗原蛋白存在竞争性结合反应。动物抗血清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以利用动物特异性抗体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来源于假单孢菌206植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李雅楠, 黄火清, 姚斌, 赵青, 刘昆, 马文康
    2013, 0(8):  139-144. 
    摘要 ( 249 )   PDF (1973KB) ( 7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浙江嘉兴人工鱼塘底泥样品筛选到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206。通过简并PCR和TAIL-PCR技术从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06菌株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编码组氨酸酸性植酸酶(HAP)的基因,命名为phyP。该基因ORF全长1 284 bp,编码了427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前24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将phy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对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重组植酸酶PhyP最适pH为5.5,在pH3.5-7.5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组植酸酶PhyP最适温度为45℃,在25℃时也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因此植酸酶PhyP在饲料行业,尤其是水产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个新型原核诱导表达系统的建立
    刘征, 高双成, 杨尚君, 孙宁, 杜蕊, 赵彦宏
    2013, 0(8):  145-149. 
    摘要 ( 298 )   PDF (3872KB) ( 10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感应是细菌依赖于种群密度进行信息交流、协调群体行为并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方式。海洋发光弧菌Vibrio fischeri利用该机制合成化学物质N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与LuxR蛋白结合,随后驱动下游生物荧光基因的高量表达。基于植物叶绿体起源于原始古细菌-蓝藻的假设以及叶绿体内的转录、翻译机制与原核生物高度近似,构建了luxR基因调控下游报告基因GFP表达的叶绿体遗传转化载体。将该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当无外加信号物质AHLs时,GFP不表达;而外加AHLs后,GFP大量表达,证明luxRGFP基因的组合在大肠杆菌中是理想的化学诱导基因表达系统,可应用于大肠杆菌基因功能的研究。
    一株产壳聚糖酶的噬纤维菌分离及产酶发酵条件优化
    孙玉英, 张继泉, 邬世昂
    2013, 0(8):  150-154. 
    摘要 ( 273 )   PDF (3969KB) ( 7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连云港海域中筛选出一株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M5。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鉴定,初步认定该菌为噬纤维菌属,命名为Cellulophaga sp. M5。通过单因素优化结合正交试验初步确定菌株M5产酶的培养基(g/L)及培养条件:粉末壳聚糖10,酵母提取物3,硫酸铵5,葡萄糖1.0,K2HPO4?3H2O 1.4,NaCl 5,MgSO4 ?7H2O 1.4,陈海水1 L;发酵起始pH为 6.5,250 mL三角瓶中装70 mL培养基,1%接种量,30℃ 180 r/min培养84 h。经过优化Cellulophaga sp. M5发酵产酶由2.67 U/mL提高到6.67 U/mL,产酶活力提高了1.5倍。
    三种潜在饲料益生菌耐受性及拮抗病原菌研究
    孙红梅, 王腾飞, 李丕武, 唐卫华, 曲丽娜, 王瑞明
    2013, 0(8):  155-159. 
    摘要 ( 228 )   PDF (2379KB) ( 8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研究布拉德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3种潜在饲料益生菌在酸性和胆盐环境下的耐受性,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病原菌作用,观察3种潜在益生菌拮抗病原菌能力。将3种益生菌的细胞洗涤液悬浮于pH1.0、2.0、3.0、4.0、5.0和猪胆盐浓度分别为0%、0.05%、0.1%、0.2%和0.3%(W/V)的生理盐水中,分别作用0、1、2、3和4 h,然后将3种潜在益生菌分别与两种病原菌37℃静置共培养4 h,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活菌计数。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耐酸性最明显,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德酵母菌也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地衣芽孢杆菌耐胆盐最明显,植物乳杆菌和布拉德酵母菌也具有较好的耐胆盐性。3种菌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率。3种潜在益生菌对仔猪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及胆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有可能通过拮抗病原菌的作用对仔猪产生益生作用。
    重组酿酒酵母合成谷胱甘肽的研究
    陈加利, 吴量, 王娟, 段学辉
    2013, 0(8):  160-165. 
    摘要 ( 233 )   PDF (2770KB) ( 8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PCR方法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288c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SH1)及谷胱甘肽合成酶(GSH2)基因,以乙醇脱氢酶(ADH1)启动子进行表达,并以Kanr基因和Hyg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构建了两个重组表达质粒YEplace181AK-GSH1和YEplace181AH-GSH2。采用电击法将这两个质粒分别和同时转入工业酿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S013,在含有G418或(和)Hygromycin的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S.TS013/GSH1、S.TS013/GSH2和S.TS013/GSH1+GSH2。重组菌进行摇瓶发酵,采用四氧嘧啶法测定培养细胞合成谷胱甘肽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转化子重组菌的胞内谷胱甘肽产量比宿主菌分别提高了44.11%、29.79%和56.47%。
    利用改良后的脾内免疫和半固体培养基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任瑞敏, 王云龙, 张怡青, 李恒思, 王国强, 李玉林, 王继创
    2013, 0(8):  166-169. 
    摘要 ( 382 )   PDF (2734KB) ( 14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利用改良后的脾内免疫和半固体培养基法制备单克隆抗体,节约免疫原用量、简化试验操作、一步法筛选和克隆杂交瘤细胞、缩短单抗制备周期。通过局部麻醉小鼠脾脏区域皮肤,切开后透过腹膜直接向脾脏内注射微量抗原,使小鼠的脾细胞在短时间内产生免疫反应,尾静脉注射强化免疫后进行细胞融合;选取半固体培养基(甲基纤维素、软琼脂)法,以有限稀释法作对照筛选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单抗制备方法相比,改进后的脾内免疫操作更简单,联合尾静脉注射,使用微量免疫原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效价抗体;半固体培养基甲基纤维素浓度在1.1%条件下,获得克隆团较多,阳性率较高。本研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制备单克隆抗体。
    人溶血磷脂酸受体1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瞬时转染293T细胞
    李铁威, 赵鹏飞, 马洁, 阿拉坦高勒
    2013, 0(8):  170-175. 
    摘要 ( 324 )   PDF (4079KB) ( 9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人胃癌细胞中提取RNA然后反转录成cDNA,进而PCR克隆LPAR1(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1)基因,亚克隆到pCR2.1载体,通过测序、酶切、连接到表达载体pIRES2-EGFP,通过酶切、测序鉴定获得pIRES2-EGFP-LPAR1重组质粒;表达载体以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293T细胞。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外源基因在293T细胞中表达,并通过ELISA检测LPAR1的活性。结果表明,克隆到LPAR1基因并获得了pIRES2-EGFP-LPAR1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确认到LPAR1基因的过量表达,并通过LPAR1/Gi信号通路抑制cAMP形成加以验证所克隆LPAR1活性。LPAR1过表达细胞模型的建立,不仅为下一步对该受体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还使利用LPA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AMP的线性关系定量LPA的细胞学方法成为可能。
    鼻咽癌细胞株6-10B质膜的分离及其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张鹏飞, 曾谷清, 汤参娥, 易红, 梁宋平, 陈主初, 肖志强
    2013, 0(8):  176-183. 
    摘要 ( 238 )   PDF (7677KB) ( 5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株6-10B的质膜蛋白质表达谱,为鼻咽癌癌变机制研究提供有益数据资料。运用差速离心联合双水相的方法纯化NPC细胞6-10B质膜,Western blot 印迹和电镜检测验证质膜纯度,一维凝胶电泳分离质膜蛋白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生物信息学鉴定质膜蛋白质,肿瘤差异蛋白质组数据库(dbDEPD)搜索质膜蛋白质与其他肿瘤的相关性。共鉴定到406种非冗余蛋白质,质膜蛋白质和质膜相关蛋白共255个(占62.8%),dbDEPD搜索显示145种质膜蛋白质中的46个与其他肿瘤相关,其中18个质膜蛋白质与其他肿瘤转移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质膜蛋白质CD225、CD104 和p63与同属头颈部肿瘤的口腔癌转移相关,提示它们也可能是NPC潜在的转移相关蛋白。本研究建立了NPC细胞株6-10B的质膜蛋白质表达谱数据库,为NPC癌变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信息交流
    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应用:伦理透视与公共治理——评吴易雄《转基因动物伦理与公共政策》一书
    廖进中
    2013, 0(8):  184-185. 
    摘要 ( 202 )   PDF (1436KB) ( 6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科学和基因技术以前所未有、突飞猛进的高速度发展着,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最激动人心、最代表着生物技术发展前沿的有两个词:“转基因”和“克隆”。